各?。ㄗ灾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財務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
為貫徹落實2011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大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力度,加強項目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現將《2011年糧棉油糖高產創建項目實施指導意見》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2011年糧棉油糖高產創建項目實施指導意見》
農業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九日
附件:
2011年糧棉油糖高產創建項目實施指導意見
2011年,中央財政繼續加大高產創建支持力度。為扎實開展高產創建,加強項目管理,提高創建水平,制定實施指導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糧棉油糖生產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目標,以實施高產創建項目為總抓手,健全工作機制,轉變生產方式,集約項目、集中力量、集成技術,率先落實抗災增產技術,率先推進農機農藝結合,主攻單產,改善品質,提高效益。通過典型示范,促進均衡增產,全面提升我國糧棉油糖作物綜合生產能力。
二、主要任務
(一)創建規模和總體目標
全國建設5000個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其中:糧食4300片,油料380片、棉花260片、糖料60片。示范片單產水平比上年提高5%以上,輻射帶動示范縣均衡增產。2011年整建制推進高產創建實施指導意見另行下發。
(二)具體任務
——水稻。按照《水稻優勢區域布局規劃》,在全國建設1940個萬畝連片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片,其中早稻270片,雙季晚稻270片,一季稻1400片。東北、長江中下游單季稻區高產創建畝產700公斤以上,雙季稻區兩季畝產900公斤以上,其他地區畝產600公斤以上,示范片較上年增產5%以上,輻射帶動示范縣均衡增產。
——小麥。按照《小麥優勢區域布局規劃》,在全國建設950個萬畝連片小麥高產創建示范片。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5省小麥畝產600公斤以上,其他地區畝產500公斤以上,示范片較上年增產5%以上,輻射帶動示范縣均衡增產。
——玉米。按照《玉米優勢區域布局規劃》,在全國建設1000個萬畝連片玉米高產創建示范片。東北、華北、黃淮海地區玉米畝產800公斤以上,其他地區畝產600公斤以上,示范片較上年增產5%以上,輻射帶動示范縣均衡增產。
——大豆。按照《大豆優勢區域布局規劃》,在全國建設180個萬畝連片大豆高產創建示范片。以東北及內蒙古春大豆為主,適當兼顧黃淮海及南方大豆區,各示范片大豆單產200公斤以上,示范片較上年增產5%以上,輻射帶動示范縣均衡增產。
——馬鈴薯。按照《馬鈴薯優勢區域布局規劃》,在全國建設200個萬畝連片馬鈴薯高產創建示范片。東北、華北、西北地區高產創建目標畝產3000公斤以上,黃淮海、南方地區畝產2000公斤以上,示范片較上年增產10%以上,輻射帶動示范縣均衡增產。
——雜糧。在全國建設30個萬畝連片雜糧高產創建示范片。兼顧不同雜糧省區間、作物間平衡。各示范片雜糧單產較上年增產5%以上,輻射帶動均衡增產。
——油菜。按照《油菜優勢區域布局規劃》,在全國建設280個萬畝連片油菜高產創建示范片。以長江流域冬油菜為主,適當兼顧北方春油菜區,各示范片油菜單產200公斤以上,示范片較上年增產5%以上,輻射帶動示范縣均衡增產。
——花生。在全國建設100個萬畝連片花生高產創建示范片。以黃淮海地區為主,適當兼顧長江流域及南方地區,各示范片花生單產300公斤以上,較上年增產5%以上,輻射帶動所在縣均衡增產。
——棉花。按照《棉花優勢區域布局規劃》,在全國建設260個萬畝連片棉花高產創建示范片。黃河流域棉區高產創建目標畝產100公斤以上,長江流域棉區畝產120公斤以上,西北內陸棉區畝產150公斤以上,比非項目區增產20%以上。
——糖料。在全國建設60個萬畝連片糖料高產創建示范片。桂中南蔗區單產6.5噸以上,含糖率14.5%;滇西南蔗區單產5.5噸以上,含糖率15%;粵西瓊北蔗區單產6.5噸以上,含糖率14%;東北甜菜產區單產2.5噸以上,含糖率16.5%;西北甜菜產區單產5噸以上,含糖率14.5%;華北甜菜產區單產3.2噸以上,含糖率16%。
(三)實施要求
一是三級聯創,以縣(農場)為主。實行部、省、縣三級聯創、以縣(農場)為主的原則,農業部、財政部負責制定高產創建活動整體工作安排;各省按照整體工作安排,成立省級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及專家指導小組,制定并組織實施本省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工作方案;示范縣根據部、省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高產創建活動縣級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小組,確定萬畝示范片,每個示范片要明確行政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負責高產創建各項具體工作落實。組織墾區開展高產創建活動,發揮國有農場在高產創建活動中的作用。
二是突出優勢,科學選點。以《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年)》確定的重點縣為基礎,優先考慮國家、省級商品糧基地縣(場)、糧食生產先進縣(場)。高產創建示范片要有區域代表性,規模連片萬畝以上,農田基礎條件要好,產業基礎要實,農技推廣網絡要全,輻射帶動能力要強。示范片的確定要經過專家論證、領導認可,逐級報批。每個示范片都要有方位圖,標明面積等數據,每縣一張,省級統一匯編成冊。
三是嚴格管理,規范運作。加強高產創建示范片管理,農業部將組織專家組赴各地,與省級專家共同開展調查研究,制定高產創建標準與操作規程,研究提出高產創建中的補助政策、組織管理、財務制度、任務分工、督查制度、考核細則、獎勵辦法等運行機制。示范片要豎立標牌,接受社會監督,擴大宣傳效應。標牌要簡潔耐用,內容規范,支架穩固。要健全完善高產創建工作檔案,及時將有關的文件、方案、記錄、測產結果和工作總結等資料歸檔立案,促進高產創建活動有序開展。
四是創新機制,完善鏈條。積極開展整建制高產創建試點工作,以糧食、油料作物為重點,實行整縣整鄉推進。積極鼓勵高產創建與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組織結合,探索社會化服務新模式。鼓勵與龍頭企業相結合,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吸納科研教學單位專家、教授參與高產創建,加強與財政、發改、水利、農業開發等的溝通聯系,形成高產創建產學研大聯合、多部門大協作的良性創建機制。
各省級農業、財政部門要認真組織編制實施方案,于2011年5月15日前聯合向農業部、財政部上報備案。中央直屬墾區直接報送農業部、財政部備案。年底前各省農業、財政部門將當年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并上報農業部和財政部。
三、實施內容
在高產創建項目區,按照統一整地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機械收獲的“五統一”的技術路線,積極探索規?;a經營模式和專業化服務組織形式,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新機制,加快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步伐。具體內容包括:
(一)示范推廣優良品種。結合各示范片的生產、生態特點與優勢,按照部、省、縣三級篩選推薦制要求,組織專家組論證并推介一批糧棉油糖高產、優質、多抗的主導品種,如水稻重點示范高產優質多抗品種,小麥示范耐旱、抗條銹病品種,玉米示范耐密型品種,東北大豆示范高油品種,棉花示范高產優質品種,油菜示范“雙低”品種,馬鈴薯示范脫毒種薯,糖料示范高產高糖品種等。整建制和非整建制項目區要全面推行統一供種,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并在示范片開展優良品種的展示示范工作,為下一年度篩選與推介主導品種提供依據。
(二)集成推廣高產技術。加強技術的組裝配套,推廣一批適應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的高產技術模式。水稻重點推廣大棚育苗、工廠化育秧和機械插秧、拋秧、精確定量栽培等技術;小麥重點推廣精播、化學調控和氮肥后移等技術;玉米重點推廣地膜覆蓋、機播機收等技術;馬鈴薯重點推廣脫毒種薯栽培、稻草覆蓋免耕栽培等技術;棉花重點推廣精量播種、育苗移栽、地膜覆蓋、膜下滴灌等技術;大豆重點推廣窄行密植、機耕機播機收、節水灌溉等技術;油菜重點推廣集中育苗、硼肥施用等技術;花生重點推廣地膜覆蓋、藥劑拌種等技術;糖料重點推廣深松耕、地膜覆蓋、節水抗旱和機械收獲等技術。
(三)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控。利用現有設施條件,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和必要設備,做好高產創建項目區病蟲害監測與預報,提前制定重大病蟲草鼠害防控預案,組裝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技術措施,推進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
(四)實施專業化服務。在高產創建項目區,按照“五統一”技術服務要求,在切實做好示范片苗情、肥情、蟲情、災情等監測與預報工作的基礎上,積極扶持項目區規?;a經營模式下的農機、植保專業化服務組織建設,開展代耕代種、代防代治。
(五)開展專家技術指導。強化專家指導,落實專家包片、包點指導制度。組建部、省、市、縣各級高產創建專家指導組,制定技術方案,加強協作攻關,深入開展巡回指導和服務,實現萬畝片有技術專家、千畝點有技術骨干、百畝田有技術標兵的高產創建要求。實行“三級”培訓,農業部培訓到省和重點市,省培訓到市和重點縣,縣培訓到鄉和重點戶。在糧棉油糖作物生產關鍵時期,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分區域、分季節、分層次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確保技術進村入戶到田,提高農民種糧科技水平。
(六)嚴格測產驗收。各省按照農業部制定的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制定統一規范、操作性強的高產創建驗收辦法。嚴格按照測產標準和程序,做好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測產驗收工作,嚴禁虛報、浮夸,并將測產驗收結果及時上報農業部。農業部根據上報結果組織抽查復核,統一對外發布。
四、資金使用方向
項目區每個示范片安排資金20萬元。重點用于物化技術推廣、專業化服務、物化補貼、信息服務、項目考核等方面。
(一)技術推廣。用于對項目區開展多種層次的技術培訓,編制集成技術體系及技術實施方案,編印技術培訓及宣傳資料,對項目區基層農技人員工作補助。
(二)專業化服務。用于支持專業化服務組織開展統一耕種收、統一病蟲草害防治等專業化服務。
(三)物化補貼。用于示范戶選用優良品種、推廣先進實用技術等關鍵環節的物化產品補貼。
(四)信息服務和項目考核。用于為項目區提供品種、技術、產銷等各項信息服務,用于測產驗收、資料歸檔、工作考評等。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農業部成立全國高產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具體工作由種植業管理司牽頭,有關司局和直屬單位參與。各省成立本省高產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協調相關單位和相關人員,組織開展創建工作。糧棉油糖高產創建示范縣成立專門實施小組,將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行為,分工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協調財政、發改、開發、國土、水利等各方力量,密切協作,落實各項措施,確保高產創建項目順利實施。各級農業部門、財政部門要綜合考慮生產條件、工作基礎、技術力量、產業體系等因素,合理確定糧棉油糖作物高產創建示范片。
(二)加大扶持力度。各省、市、縣財政要積極支持開展高產創建活動。按照資金渠道不變、性質不變、用途不變的原則,積極整合千億斤糧食產能規劃、農業綜合開發、農技推廣、種子工程、植保工程等方面的資金,重點向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尤其是整建制推進區域傾斜,增加高產創建項目資金投入。
(三)規范資金管理。加強對高產創建項目資金的監管,規范管理辦法,嚴格使用范圍,落實監管責任,嚴禁截留挪用和超范圍支出,確保項目資金使用安全。項目縣要建立資金使用臺賬制度,對資金使用方案,要報省級農業主管部門審批或備案。部省兩級要定期組織專項檢查,對截留、挪用、超范圍支出等問題,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四)強化工作督導。農業部將對部分高產創建示范片進行督導,省農業(農牧)廳(委)要對本省內的高產創建示范片進行全面督導,保證各項任務、技術措施到位,完成高產創建目標任務。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對高產創建活動進行總結驗收,認真總結高產創建中的成效和經驗,特別是對組織方式、技術措施、工作方法等進行認真總結,為完善高產創建機制提供經驗。
(五)嚴格績效考核。農業部負責組織制定高產創建工作評估方案,制定科學完善的考核指標,加強對高產創建的績效考核。各地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統一規范、操作性強的高產創建驗收辦法和獎勵方案,重獎達標特別是超額達標的高產創建示范縣,并且作為下一年度項目安排和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充分調動各方開展高產創建的積極性。
(六)注重宣傳引導。要加大高產創建在穩定促進我國糧棉油糖生產發展中重要作用和意義的宣傳力度,通過高產典型的宣傳與示范,引導各級政府、部門、農技人員、農民、企業、媒體等社會各方共同關注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