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谷,有一個北京綠農興云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成立時間雖不長,但它成功打造了“互聯網+大桃”的運營模式,帶領眾多村民奔向了幸福之路。
創建北京綠農興云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的人叫岳巧云,她的網絡昵稱叫“蜜桃”,身為地道的平谷人,在大學畢業工作10年后,岳巧云毅然放棄了年薪逾百萬元的媒體總監職位返鄉創業,創建了這家專業合作社。幾年來,合作社通過“互聯網+大桃”的電商運營方式,成功拓展了平谷優質大桃的銷售渠道。
岳巧云出生在平谷丫髻山腳下的劉家店鎮北店村,父親是遠近聞名的賣桃能人。從十幾歲時開始,岳巧云就跟在母親身后摘桃、選桃,跟在父親身后裝箱、賣桃,對于家鄉的大桃,她有著深厚的感情?!凹依锍缘摹⒋┑摹⒂玫模康娜翘?,從初中、高中到大學的費用靠的也全是父母賣桃賺來的血汗錢。”岳巧云常說,碧霞蟠桃是她的生命之源,也是她的生長之根。
2014年,岳巧云的父親生了一場重病,身為綠谷匯德果品產銷合作社的創始人,父親的突然倒下,讓合作社一時陷入了“困頓”,也讓岳巧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老一代的創業者老了,誰來種桃?誰來賣桃?如果父輩們真的不能干了,社員們又該怎么辦?享譽全國的平谷大桃產業該怎么辦?這些問題就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了岳巧云的心頭。經過一番艱難的思想斗爭,岳巧云決定開啟自己的創新創業之路,創建了綠農興云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以種植精品桃、梨為主,是集產銷于一體的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有社員300余人,帶動農戶800多戶。合作社自有標準化生產基地100余畝,社外基地5000余畝。合作社是社員和當地果農的銷售主渠道,面向中高端消費市場銷售,與西安、沈陽、重慶、葫蘆島等城市的大型超市和市場簽訂了直接入市協議。
回鄉伊始,平谷區政府出臺了“互聯網+平谷大桃”相關政策,合作社看到了全新的商機?!白约涸鴱氖率嗄甑膫髅焦ぷ?,在種桃、賣桃的圈子里,自己最懂得互聯網;從小和父親一起種桃賣桃,在互聯網的圈子里,自己最懂得平谷大桃。將這兩個不相關的事情結合起來,自己就有了突出的優勢?!庇谑牵盎ヂ摼W+大桃”成了岳巧云返鄉創業的平臺。
2016年合作社鋪設了順豐大當家、淘寶、京東微店鋪,2017年與京東尋天果蔬,良品悅味合作。岳巧云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采用線上接單,由合作社組織貨源,將果農生產的優質果品,通過物流配送銷往全國各地,通過網站、微信、淘寶等渠道,采取網店直營、基地直供、移動銷售、平臺推廣4種網絡經營模式進行平谷大桃和土特農產品銷售。合作社還在線下與華聯高超、山姆會員、沃爾瑪、華潤萬家、cityshop等超市對接,讓社員生產的精品大桃走進了國內的高端消費市場。
此外,合作社開通了綠谷大桃APP,通過微信電商、丫髻果品匯,與順豐快遞公司合作,大量銷售盒裝禮品大桃,加上地方代理發貨,每年銷售精品大桃達數千萬公斤。
“合作社的發展離不開鄉親們,讓鄉親們致富幸福是合作社的目標。合作社必須扛起幫扶的責任,拉著鄉親一起奔。”岳巧云說。
傳統上,果農都是摘了桃子送到市場,客商想要就要,想給啥價給啥價,果農對客商又恨又離不開。2016年以來,合作社組織了30期電商培訓班,在連接無線網、手機下載軟件、拍照美圖、開微店等方面進行輔導培訓。不少鄉親不會上網、不會拼音、不會策劃、不會微信。岳巧云就磨破嘴皮子地講解,手把手地教,提高了鄉親們做電商、微商的興趣,在開微店的課程中,課上詳細講授,課下又在微信群里互相交流。岳巧云幫助她們修理圖片、建立微店?,F在經過培訓60%的果農成功開通了微店,30%成功營業。行宮村的一位婦女,在微信上推廣自己的大桃,2016年賣出了300多禮品箱,2017年賣出了500多禮品箱,比過去多收入一兩萬元,如今她已經成了平谷果農中的網紅。
在低收入的農戶群體中,有的是因病返貧,有的是因殘致貧。對于這些人,合作社采用的措施是送崗位,安排她們在合作社進行力所能及的工作,三四十歲的婦女負責摘果碼筐,40歲以上的負責包裝、清掃垃圾、疊紙箱等。工資從以前的80元/天增長到250元/天,如今在合作社就業婦女達108名。對于因病、殘疾、年老體衰等原因經營果樹出現困難的家庭,岳巧云從他們手里把土地流轉過來,每年給予固定的流轉費,土地由合作社經營,吸引她們到合作社就業,拓寬了她們的收入渠道,帶領他們一同奔向幸福生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