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打造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產業集群。緊盯打造百億級產業園目標,加快建設海升3×20萬平方米現代智能溫室,確保12月底建成投產。積極謀劃占地5萬畝的現代絲路寒旱農業智能溫室產業園項目,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爭取納入國家和省市盤子。全力推進海升果蔬汁和鮮切蔬菜加工、果蔬包裝箱生產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一帶一路”現代智慧農業產業園建設,成功打造中國(甘肅)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發展新樣板。
持續壯大中藥材產業。搶抓國家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和全省設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的重大戰略機遇,加強與省藥業投資集團合作對接,加快推進西部藥都中藥材產業園建設。穩步實施萬畝標準化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項目,引領帶動全縣種植中藥材30萬畝,打造河西走廊中藥材示范基地。持續推進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先行區建設,積極培育和引進一批技術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的骨干企業,大力發展中藥材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努力提升全縣中藥材產業整體效益。
積極推進搬遷后農村后續產業發展。全面實施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項目,推進“一村一塊田”建設,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配套運用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著力打造一批標準化程度較高的特色產業帶,推動全縣農業向集約化方向加快發展。加快制定出臺搬遷后農村后續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持續壯大中藥材、馬鈴薯、高原夏菜、草畜等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全力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積極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堅持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方向,積極引進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經營主體,有序適度流轉農村土地,因地制宜推進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引導群眾以土地和資金等方式入股農業經營主體,穩步實現資源變資本、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積極探索以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為重點的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鼓勵依法自愿有償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