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鎮始終堅持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經濟發展引擎和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做大做強做優特色產業,不斷夯實群眾增收致富基礎。按照“五個一”產業發展思路,以蔬菜大棚、中蜂、中藥材、食用菌、特種養殖、林果六大產業為主導,因地制宜,加強培育“一村一品”,在原有產業發展規模、效益的基礎上,以完善產業科技示范園基地建設為中心,建立市場化經營模式,引導各村規范運行的合作社同步發展,全面促進全鎮特色產業提質增效。精謀劃,傳經驗、抓推廣、作示范、探路子、促增收,確定了“能人大戶帶辦帶領、產業發展“不講道理”、農企互惠互利、意愿者解惑釋疑、領航政府吃虧、全域點線連片、成效倍增延伸、鞏固拓展助推增收”的產業發展新思路。該鎮依托寺底下康縣金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種植技術,結合地域實際,在大莊、青崗壩、李家灣等村打造了地栽木耳產業示范基地100余畝。
今年,為進一步推廣成功經驗,擴大種植規模,探索推進產業發展,組織發展成功的地栽木耳能人大戶深入意愿發展群眾,現身說法、算投入產出經濟賬,通過積極宣傳動員,示范帶動引領,目前全鎮新發展20戶能人大戶發展地栽木耳產業,栽植面積達100余畝,前期的土地流轉、起垅覆膜、菌袋擺放等工作正穩步有序推進。將依托區域優勢,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在全鎮范圍內大力發展以地載木耳為主的多元產業,以金強農業(菌袋自動化生產線)為龍頭帶動,全力培育發展特色農業經濟。
該鎮緊抓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堅持項目引領、深抓產業融合。全鎮在14個行政村每村重點培養產業帶頭人2-5名,黨政班子成員每人幫帶1-2名產業能人大戶,蹲守一線協調指導,幫助解決產業發展的瓶頸難題。同時,積極爭取產業發展項目資金,統籌做好農企互惠互利,讓產業農戶思想無顧慮、企業資金周轉不吃緊,力求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該鎮將持續提升富民產業,加強特色種養、鄉村旅游、勞務輸轉、電子商務等多元富民產業和“五小”產業培育,拓寬群眾增收渠道,以產業興旺為鄉村振興的根本,突出發展六大主導產業,積極發展區域優勢多元產業,以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為關鍵,逐步形成多業態打造、多主體參與、多機制聯結、多要素發力、多模式推進的產業融合發展體系,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深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