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至23日,惠州市博羅縣龍華鎮第五屆東坡荔枝旅游文化節吸引了眾多游人前來采摘和品嘗荔枝,不僅增加了荔枝的銷售,還帶旺了當地農家樂,為農民增加了收入。
這是博羅農業供給側改革中,通過農旅結合,以節慶活動為抓手,推動供給側改革的一個真實寫照。據悉,該縣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從而實現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高質量建設區域協調發展示范縣。
東坡荔枝旅游文化節帶旺荔枝銷售。
東坡荔枝文化節吸引4500多游人
連日來,龍華鎮柳村村山前村民小組迎來一批批游人,他們在山前荔枝園里采摘品嘗荔枝,然后打包帶回或快遞給親朋好友品嘗。“游人的到來,不僅讓村子熱鬧了不少,還為荔枝銷售開辟了新渠道。”山前村民小組村民甘雪桃說,游人多是自駕游,他們體驗采摘樂趣并品嘗荔枝后,購買了不少荔枝帶走,有的還現場預訂,讓果農通過快遞發送。
據初步統計,東坡荔枝旅游文化節期間共有4500多游人前來游玩,增加荔枝銷量約50%,有效擴大了荔枝銷路。不少游人采摘完荔枝后,還到龍華鎮的旭日古村、陳孝女祠等景點游玩,并到附近農家樂品嘗當地美食。
博羅以羅浮山為龍頭,推動旅游業蓬勃發展。
農旅聯姻節慶活動形成品牌
據悉,在農業供給側改革中,該縣利用鄉村旅游和特色農業的優勢,通過“環羅浮山旅游”和“鄉村旅游”兩大優勢資源融合開發,促進農旅聯姻,實現兩者的融合,為農民增收帶來新動力和新的增長點。其中,通過活動的策劃讓融合度提升,實現效益最大化。目前,該縣農旅聯姻的節慶活動已形成了品牌,深受游客歡迎。通過策劃組織荔枝節、枇杷節、水果節等各類活動推介鄉村游,取得不錯成效。
在農業供給側改革中,該縣還依托博羅生態環境優勢、交通區位優勢以及農業、旅游業產業優勢,從育種改良、種植工藝、加工標準、設計包裝等方面全面提升農特產品品質。同時,通過農特產品展銷、微信、電商等平臺多渠道推廣當地農特產品,讓農特產品成為旅游產品,目前打造了一批如“客家佬”等知名旅游產品。
培育環羅浮山旅游經濟帶
除了做好農業供給側改革外,在供給側改革中,該縣還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其中,把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作為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的主攻方向,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著力建設制造強縣、質量強縣、廣東服務業高地。以打造珠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為目標,高標準推進石灣科技產業園、龍溪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等園區建設,打造產業集聚發展大平臺;全力推進欣旺達(二期)、錦豐科技、富通、聯合銅箔(二期)、富士康(二期)、中新汽車零部件等項目建設,培育壯大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打造先進制造業產業簇群。
在第三產業方面,緊扣打造國際養生名山、廣東名片的目標,高標準推進羅浮山景區開發建設,啟動新一批山門規劃設計工作,推進飛云頂景區、平安羅浮山中醫康養城、羅浮山嶺南養生谷、華首臺至福田鎮道路等項目建設。把環羅浮山旅游開發建設與“開山門”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同步規劃建設一批新的景區景點,培育環羅浮山旅游經濟帶新的經濟增長極。
同時,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堅持“破”“立”“降”并舉,提升實體經濟發展水平。狠抓招商選資,加快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擴大優質增量供給。進一步抓好“個轉企”“小升規”等工作,壯大市場主體規模。大力降低企業成本,用足用好用活國家“降稅減證提標”三項措施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省十條”“惠十條”等政策措施,著力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稅費成本、要素成本。深化金融改革,鼓勵企業上市融資,充分發揮“助保貸”等金融創新產品作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深化“企業服務月”活動,深入實施“首席服務官”制度,積極開展“減證便民”活動,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推動民營經濟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