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山東、河北、江蘇、安徽、黑龍江省農業廳(農委、農墾局):
為加快我國優質專用小麥產業發展,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我部決定今年在專用小麥優勢區中選擇冀、魯、豫、皖、蘇、黑六省實施100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示范工作,探索專用小麥品種區域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路子,提高我國小麥的市場競爭能力。現就做好今年的示范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確工作目標。1000萬畝示范的總要求是“提高質量,穩定品質,降低成本,穩定產量,增強競爭能力”。總體目標是:主要質量指標要達到《優質小麥—強筋小麥(GB/T17892-1999)》和《優質小麥—弱筋小麥(GB/T17892-1999)》所規定的質量要求。其中950萬畝優質強筋小麥的濕面筋含量達到32%以上,面團穩定時間達到7分鐘以上,降落數值達到300秒以上;50萬畝弱筋小麥的濕面筋含量達到22%以下,面團穩定時間達到2分鐘以下,降落數值達到300秒以上。示范區優質專用小麥的生產成本比去年下降5%,產量保持穩定。有關省要按照以上要求,組織落實好有關具體工作。
二、核實示范面積。今年100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示范,重點安排黃淮海強筋冬小麥900萬畝,大興安嶺強筋春小麥50萬畝,長江下游弱筋冬小麥50萬畝。其中,河南300萬畝,山東250萬畝,河北200萬畝,江蘇150萬畝,安徽50萬畝,黑龍江50萬畝。根據確定示范縣(市)的五項原則和條件,確定47個縣(市、農場)作為今年優質專用小麥生產示范縣。其中河南12個(地方11個、農場1個),山東10個,河北10個,江蘇8個(弱筋5個、強筋3個),安徽3個(弱筋1個、強筋2個),黑龍江4個(地方3個、農場1個)(優質專用小麥示范縣及面積安排見附件)。各省要按照部里的統一安排,抓緊核實示范品種、示范面積,做到核實到鄉、村,落實到農戶、地塊,確保示范項目保質保量完成。
三、組織技術培訓。部里已經為示范區各省、地、縣有關人員舉辦了“優質專用小麥保優節本規范化生產技術培訓班”,各省要根據不同品種、不同區域特點和當地的薄弱環節,按照“優質小麥保優節本規范化生產技術”要求,層層搞好技術培訓,確保優質專用小麥示范區戶戶有明白人。
四、抓好產銷銜接。各示范縣(市、場)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于今年麥收前組織農民簽訂好產銷合同,落實好產銷訂單,為做好今年小麥產銷銜接工作,各示范省要組織示范縣(市、農場),選定抽樣人員,配合我部搞好優質專用小麥的樣品采集和品質鑒評工作,為產銷銜接會信息發布打好基礎。
五、抓好良種生產。各地要提早安排示范區優質專用小麥今年秋冬種主推品種、接班品種和苗頭品種的鑒評工作,加強種子田管理,搞好品種提純復壯,落實優質小麥良種收割、收購和入庫儲備工作,為秋冬種和翌年春播用種做好準備。
六、加強領導和組織管理。各省及示范縣(市、場)要制定好優質專用小麥生產示范實施方案,認真做好示范點的檔案建立和管理工作。要做到省、地、縣有示范圖,鄉(鎮、場)有分解表,示范村有登記冊,示范戶有良種供應和產品收購證。既要確保購銷訂單、良種推廣項目資金能夠落實到戶,又要確保把保優節本規范化生產技術落實到田間地頭。各地要建立責任制,要加強管理,明確職責,精心組織,扎實工作,抓好落實,確保優質專用小麥生產示范工作順利開展。
附件:農業部優質專用小麥示范縣及面積安排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二〇〇三年四月十四日
附件:
農業部優質專用小麥生產示范縣及面積安排
省份
|
示范縣(市、農場)
|
示范面積(萬畝)
|
示范縣(市、農場)
|
示范面積(萬畝)
|
河北
|
藁城
|
30
|
隆堯
|
20
|
趙縣
|
20
|
正定
|
20
|
固安
|
20
|
安平
|
15
|
辛集
|
25
|
雄縣
|
15
|
大名
|
15
|
獻縣
|
20
|
河南
|
滑縣
|
40
|
新鄉
|
25
|
安陽
|
30
|
長垣
|
30
|
武陟
|
20
|
浚縣
|
30
|
濮陽
|
35
|
孟津
|
20
|
清豐
|
20
|
偃師
|
20
|
延津
|
25
|
黃泛農場
|
5
|
山東
|
鄆城
|
24
|
兗州
|
29
|
曹縣
|
24
|
梁山
|
24
|
單縣
|
24
|
岱岳
|
24
|
東明
|
24
|
肥城
|
24
|
汶上
|
24
|
陽信
|
29
|
江蘇
|
海安
|
10
|
興化
|
10
|
大豐
|
10
|
東海
|
40
|
建湖
|
10
|
豐縣
|
35
|
六合
|
10
|
贛榆
|
25
|
安徽
|
蒙城
|
25
|
裕安
|
5
|
濉溪
|
20
|
|
|
黑龍江
|
嫩江
|
10
|
訥河
|
10
|
五大連池
|
20
|
九三分局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