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梓潼縣長卿鎮,種糧大戶古國洪的麥田里,小麥已經進入孕穗期。正常情況下,這片地里的小麥能夠給古國洪至少帶來每畝450公斤的產量,遠超當地平均水平。產量高,這是古國洪愿意種植“綿麥907”這個品種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前舉辦的首屆中國南方饅頭小麥品種質量鑒評會(以下簡稱“鑒評會”)上,“綿麥907”獲評優質南方饅頭小麥品種。這意味著,這一品種一旦與相關加工企業需求對接并產業化,這片小麥就很有可能憑借品質賣出更高的價格。
長期以來,由于品種、氣候等原因,包括四川產區在內的南方小麥被認為“品質不高”,因此難以在全國市場上掌握議價權。
實際上,更加適合種植低筋小麥的四川麥區,正在從科研著手,探索一條優質弱筋小麥產業化道路。
品種儲備
多個優質專用品種成功選育
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院長任勇介紹,西南麥區、河南南部、江蘇安徽兩省淮河以南等麥區適宜種植的弱筋小麥,是制作南方饅頭、餅干糕點、麥通等膨化食品的主要原料,也是釀酒制曲的優質原料。
四川是南方小麥主要種植區之一。近年來,四川育種團隊在優質弱筋小麥育種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
在鑒評會上,由四川育種單位選育的3個品種入選,分別是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培育的小麥新品種“綿麥827”“綿麥907”,以及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培育的“川育32”,入選數量全國第一。
任勇介紹,區別于更筋道有嚼勁的北方饅頭,南方饅頭更加追求松軟香甜。因此面筋含量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濕面筋含量在24%—28%最合適。“‘綿麥907’濕面筋含量為25.7%,‘綿麥827’濕面筋含量為27.5%,2個品種制作的南方饅頭松軟香甜,表皮光滑,表面潔白光澤好,內部疏松口感細膩綿軟。”
除了食品用小麥外,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還選育了一系列釀酒專用小麥品種,其中以“綿麥902”為代表。這一品種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標志性成果品種,也是四川省主導品種、當家品種。2020—2023年,“綿麥902”高產示范連續三年實產驗收畝產達600公斤以上,最高畝產達703.2公斤。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也先后育成一系列優質專用小麥品種,包括饅頭專用小麥品種“川育29”和“川育32”,面條專用小麥品種“川育31”,蛋糕專用小麥品種“川育27”和“川育40”等。
產業前景廣
仍需解決多項育種難題
數據統計,全國范圍內,每年制作餅干糕點、麥通以及釀酒專用的弱筋小麥需求量在2270萬噸—2570萬噸,“目前國內產區產量還不能滿足需求,每年還需進口一部分。”任勇介紹。
有市場需求,但在任勇看來,進一步實現產業化,還需在育種環節解決一些問題。例如我國弱筋小麥育種起步較晚,種質資源缺乏。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統計,我國小麥生產區5619個小麥品種,優質弱筋小麥比例僅為0.64%。
其次,現有弱筋小麥品種在不同年份、不同地點種植,品質穩定性較差,品種加工品質還有待提高,產業化基地建設也比較滯后。
在鑒評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小麥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許為鋼介紹,此次選擇南方饅頭作為評價方向,篩選評價適合于我國南方饅頭制作的優質小麥品種,可以調整強化科研育種方向,為產業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