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延慶大莊科鄉栗蘑成熟上市,農戶們正忙著采割裝箱銷往全國各地。近年來,隨著新技術的研發和引進,身上“流淌”著栗子的優良血脈、攜帶著300年栗樹貴族基因的栗蘑,成了漢家川河北村鄉親們又一增收致富的“大產業”。
大莊科鄉漢家川河北村微酸性的土壤特別適宜栗蘑的生長,再加上晝夜溫差大的地理特征,出產的栗蘑不僅品質好,營養價值還很高,大莊科鄉漢家川河北村村民王雪琴看著長勢喜人的栗蘑,笑得合不攏嘴,邊干活邊介紹道:“沒想到我們能這么順利收獲栗蘑,昨天剛采了80斤,今天又冒出來這么多……”
眼下,又到了栗蘑成熟季節。碩大如菊、口感清脆的頭茬栗蘑深受消費者青睞,產品供不應求。村民們在村書記的帶領下開始采收頭茬栗蘑,一幅豐收的畫卷在鄉村展開。
走進河北村的種植大棚,栗蘑的鮮香沁人心脾。干凈整齊的栗蘑畦內,成熟的栗蘑如花朵般綻放。村書記趙有剛一邊整理著栗蘑的采收裝箱,一邊招待來買栗蘑的顧客。他高興地說:“今年栗蘑產量預計可達一萬斤以上,村集體的收入比往年肯定更多了!”。
據了解,栗蘑因“長相”特殊,曾被當成毒蘑菇被鏟除。現如今,卻成了村里鄉親們增收致富的“寶貝”。栗蘑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它的膳食纖維含量超過35%,并且富含大量天門冬氨酸和谷氨酸,特別是天門冬氨酸,是一種治療心律失常的好藥。
2022年,在區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莊科鄉漢家川河北村順利實施了林下經濟---栗蘑種植項目,種植栗蘑2畝,年產6000斤,實現凈收入5萬元,填補了村集體經濟空白,成為村內實現經濟收入增長的主要途徑。此外,通過和專家、科研人員合作,充分發揮坐擁蓮花山、日飲山泉水、冷涼氣候等優勢,進一步提高種植、保鮮、加工等技術,把栗蘑特色產業和特色文化旅游發展得更好。
2023年,在村書記趙有剛的帶領下,特色食用菌的種植面積從原有的2畝增加至6畝,并且加種了黃金菇和羊肚菌。在2022年集體經濟薄弱村林下經濟試點項目政策的扶持下,利用2022年的利潤作為今年的種植建設投入,同時向區園林綠化局申報了林下經濟試點項目,投入48萬元用于建設小棚、采購菌棒、肥料、薄膜等,預計每年可實現凈收益10萬元以上。
此外,大莊科鄉漢家川河北村在打造林下經濟支柱產業村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自然生態及板栗等農業資源,對民宿、農家樂進行整體規劃,通過田園體驗、高端民宿等“涉農”項目,高標準建設以旅游、觀光、食宿、采摘等休閑農業為主的林下經濟產業村,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讓林下經濟產業成為強村富民的支柱產業。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堅持精準發力,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才能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更多更好惠及農村農民。如今,特色農業資源正在改變著鄉村面貌,一個個“土特產”變身百姓的致富“寶貝”,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基地越牢,產業鏈條越長,效能也越來越好,發展也越來越穩。漢家川河北村將繼續完成試種實驗,逐步推廣栗蘑、黃金菇、羊肚菌的種植,合理運用古樹群資源,探索“公司+集體+農戶”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延伸產業鏈條,增加村民及村集體收入,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