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印發《浙江省推進稻漁綜合種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進一步發揮稻漁綜合種養在穩定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弘揚農耕文化、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快稻漁產業高質量發展。
《方案》明確,浙江省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將堅持穩糧保供,有序發展,保持水稻種植主體地位;堅持高質高效,綠色生態,促進品質提升和肥藥雙減;堅持科技創新,全鏈發展,提升產業現代化水平;堅持聯結增效,富民增收,發揮稻漁綜合效益優勢。
《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到并鞏固120萬畝以上,實現畝均產出水產品100斤、稻谷1000斤(山區或特種水稻800斤),畝均增收2500元以上;與水稻單作相比,單位面積化肥、農藥使用量平均減少30%和50%以上;稻漁產業發展基礎更加穩固,種養模式更加高效,品牌效益更加凸顯,浙江特色更加明顯,成為促進穩糧增收、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產業;到2035年全省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到并鞏固200萬畝,稻漁全產業鏈發展基本成熟,實現稻漁綜合種養產業規范、產品優質、產地優美、產區繁榮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方案》要求,要鞏固發展種養規模,力爭全省平均每年新增稻漁綜合種養面積10萬畝以上;要推進模式技術創新,優化種養管理技術,開展良種篩選應用;要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機械化、數字化,提升規范化、標準化水平;要支持主體做大做強,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要加快產業融合發展,開展營銷推介,挖掘文化價值。
《方案》的出臺,是對浙江省稻漁綜合種養“百萬工程”實施的延續,為浙江省“十四五”時期及未來中遠期稻漁產業發展明確了目標,指引了方向?!斗桨浮钒l布后,全省農業農村(漁業)系統將細化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積極創造條件,扎實推進稻漁綜合種養,全鏈條支撐服務漁業產業轉型和提質增效,建設一批重點縣和重點基地,推進一批科研項目,推廣一批新型高效生態模式,培育一批稻漁共富主體,打造一批具有浙江省特色和社會影響力的農事節慶活動,推動浙江省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