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縣大田壩鎮文滄村曾因交通不便、產業單一、傳統產業效益下滑等,當地群眾增收一度增收乏力,同時也是制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一個現實問題。2017年,文滄村黨總支大膽轉變觀念,因地制宜引進新興產業“陽光玫瑰”,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民增收,走出了一條“組織引領、黨群同心、共促發展”的增收致富新路子。
組織引領統攬全局。2017年,村黨總支在團省委的牽頭協調下,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主動謀劃,依托文滄村的光、熱、水等有利自然資源條件,經多方考察、論證,引進“陽光玫瑰”這一高端葡萄品種,項目規劃建設150畝,實際建設121畝,截至目前,共計投入資金550余萬元。2019年7月,文滄村葡萄產業第一季實現掛果,并由大理賓川莊園有限公司負責收購,共計收購52998.4公斤,實現銷售金額170.53萬元(采摘運輸等投入34萬余元)。牽頭領辦文滄興隆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并引薦賓川縣華僑莊園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作為合作企業。合作社推選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為理事長,村黨總支書記為監事長,明確權責,實現黨組織對合作社實質性領導、指導和監督,形成了組織為后盾、黨員帶頭干、群眾踴躍跟的良好勢頭。2017年來,黨組織總領全局,由村黨總支負責人兼任合作社監事長,采取“黨組織+合作社+企業+農戶+實用人才培訓基地”的模式,流轉土地121畝,吸納合作社社員181戶,建成“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基地,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優勢,找準了文滄村產業發展路徑,發揮了“頭雁效應”,激發了“內生動力”,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利益聯結同舟共濟。昌寧縣文滄興隆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共有社員181戶,其中脫貧戶165戶,占全村脫貧戶的58%。通過流轉農戶土地等利益聯結模式,堅持“三個優先”持續穩固提升脫貧戶收入,即:優先吸納脫貧戶土地,穩定脫貧戶地租收入;優先吸納脫貧戶勞力,增加脫貧戶就近就便務工收入;優先購買脫貧戶農家肥等農用物資,增加脫貧戶物資銷售收入。通過全過程利益聯結,讓農戶獲得“租金+薪金+資金”,千方百計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5年來,合作社共兌付農戶土地租金72.4萬元、農戶務工工資288萬元、農家肥收購款80多萬元;實現合作社社員戶均增收12000元、人均增收3600元。如大寨村民小組羅開武戶,2021年共獲得土地流轉收入4305元,務工收入11800元,農家肥銷售收入10400元,人均增收達6626元。
黨群齊心強村富民。成立昌寧縣文滄興隆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后,文滄村按照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黨組織負責聘用技術人員穩定葡萄果串和質量,尋找穩定的銷售渠道;團組織發揮優勢,吸引社會力量支持;企業把關產品質量,提供技術指導,負責后期銷售;農戶負責提供土地、勞動力和農家肥,著力打造文滄村生態環境“高顏值”,做足“特”字文章,打出“文滄葡萄”品牌。村黨總支通過對“黨(團)組織+合作社+企業+社員”模式的創新探索,使文滄村產業布局更加科學化、產業發展更加高效化、產業管理更加精細化、產業效益更加透明化。有效深化了農戶科技意識和投入意識,激發了鞏固脫貧成果的內生動力。2022年,實現“陽光玫瑰”葡萄產量147.5噸、產值223.9萬元,為160多戶脫貧戶帶來56萬的務工收入,同時為文滄村集體經濟帶來20萬元的收入,真正實現了集體增收、群眾致富、強村富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