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直播拓展銷路
同“屏”共振,讓豐收節氣氛“燃”起來。今年全省各地的慶豐收現場,不約而同做起在線直播等活動,讓網友身臨其境般感受現場的熱鬧。
豐收節當天,第二十二屆沈陽國際農業博覽會在線上舉行,農博會采用云直播的方式,為重點產品直播帶貨,沈陽各地慶祝豐收節活動也在網上播放。
“大家看過來!這是我們海洲栽培的特色‘五彩花生’,顆粒均勻、營養豐富、老少皆宜……”一場別開生面的豐收節“云”端慶祝活動在康平縣海洲鄉開幕。直播間內,在6位主播的引導下,網友從不同點位觀看網紅直播帶貨、“線上”簽約、花生收獲,了解花生加工、打包等過程,感受農民豐收的喜悅。
肥嘟嘟的刺參、鮮綠的軟棗、農家笨雞蛋、有機稻米……大連市農業農村局官網上線的“大連市特色農產品網上展廳”,成了農業經營主體的集體秀場。90多個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村集體經濟組織,推出200多種各自“看家寶貝”共慶豐收。展廳開通首日,不少農業經營主體收到了良好反饋。以葡萄為特色產業的甘井子區營城子街道對門溝村就迎來了好幾撥兒采購隊伍。村委會委員劉萬里興奮地說:“接到了好幾個采購電話,銷了6萬多斤。”
鏡頭轉向錦州,直播帶貨如火如荼。“來看看我們義縣的小粒花生啊!好吃又營養,早買早發貨……”9月23日一大早,錦州義縣的花溪森林公園里,主播們在玉米搭建的農家小院里熱情地直播帶貨。原本知名度就頗高的小粒花生又火了一把。
營口會場同樣熱鬧。“今年我們營口海蜇大豐收,不僅個頭兒大,肉質還堅挺,味道鮮脆可口……”網紅“張同學”等主播紛紛推介家鄉特產,引起眾多網友在線圍觀,線上銷量不斷躥升。
線下活動豐富多彩
建平縣的大地上一片五彩斑斕,紅、黃、白、綠、黑五色雜糧正譜寫著豐收的樂章。豐收節活動現場,該縣設置了1個主會場以及5個分會場,以熱情的舞蹈、熱鬧的秧歌、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等形式,展示建平雜糧產業成就。同時,近200家來自全國雜糧主產區的企業帶著初、深加工產品共聚一堂,現場制作的芝麻軟糖、小米鍋巴、雜糧粉等幾十種雜糧美食,讓現場觀眾贊不絕口。
“曬秋嘍!”谷子金燦燦,五味子紅彤彤,桃子羞紅了臉,梨子壓彎了腰……在鳳城市大梨樹村,豐收景象醉人心田。為慶祝豐收節,這里舉辦了“豐收喜悅”農事體驗接力賽,讓村民和游客一起貼近農業生產,感受農村習俗,體驗農民生活。
西豐縣,“慶豐收、游鹿鄉、促發展、迎盛會”活動在河畔夜市拉開序幕。啟動儀式上,鐵嶺市民間藝術團和西豐縣文藝愛好者還奉獻了一臺充滿東北特色的文藝演出,京東首屆農特產購物節西豐分會場同步啟動。為全面展示特色產業發展成果,活動現場設置了47個展位,推出西豐貢榛、雞心果、蠶蛹、鹿副產品、香菇等地方特色農產品和美食。
擦亮“遼字號”農業品牌
已連續舉辦5年的豐收節活動,不僅是慶祝豐收、銷售產品的平臺,更是展示各地農業農村資源特色以及發展成就的一個窗口。
今年的營口海蜇節,除了主打線上展銷外,還選擇7個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機構和農業企業設立直播點,全面展示營口現代農業發展成就。活體海蜇、金燦燦的稻穗搬進了會場,現場開啟水果、米飯、海蜇品鑒專區,營口“農業成果”一站式盡覽。
在大梨樹村,比豐收節慶典更熱鬧的是萬畝花果園里成熟的桃子、板栗、梨,漫山遍野掛滿了枝頭,散發陣陣誘人的果香,游客上山采摘,村民更是嘗到了豐收甜頭。“山上的果子大豐收,村里的景色更好看,我搭上鄉村旅游這趟車,一年能多收入四五萬元。”大梨樹村村民崔鳳華難掩喜悅地說。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此次豐收節期間,遼寧省各地圍繞鄉村產業振興組織開展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擦亮了遼米、遼菜、遼果、遼畜、遼鮮、遼藥等“遼字號”品牌特色農產品的名片。下一步,遼寧省將繼續通過大力推進遼寧農產品品牌培育和創建,不斷提升遼寧農業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