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藥食同源,以花入藥的歷史由來已久。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菊花,就是最常出現在藥食之中的花卉。
陶淵明有詩贊道“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菊花入藥,可疏風清熱、解毒明目,淺酌一杯菊花茶,暖身又清心。請大家跟隨記者,追隨這縷清雅菊香,細嗅菊香四溢中的致富好“錢”景。
位于武清區下伍旗鎮紅寺村的金花朵朵中藥種植示范基地,花團錦簇、蜂飛蝶舞,一片豐收的景象。村民正忙著采摘菊花,游人徜徉其中拍照留影。
“我們與河北沃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這120畝種植基地,主要種植北京菊、百香菊、大阪菊等菊花品種,為了保證菊花的成活和產量,我們經常邀請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了解情況,指導栽植方法和中后期管理技術,菊花收獲以后,統一運送到河北沃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以原材料的形式提供給相關藥材企業,其中就包括王老吉涼茶等知名企業。”紅寺村“一肩挑”喬寶江介紹道。
近年來,下伍旗鎮以打造“人居環境示范村”為契機,創新“村集體+企業+農戶+聯社”的鄉村振興運營模式,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有了起色,內生動力持續向好。
喬寶江說:“菊花的銷售價格大約為每公斤7元,平均畝產1000公斤,每年菊花種植可增加村集體年收入15至20萬元,村民留在家里就能賺錢,村里漸漸有了‘人氣兒’!”
村民張月春說:“我們種的不只是菊花,也是‘自豪感’!現在,手頭兒有了更多零花錢, 越干越起勁!”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鄉親們的歡聲笑語與田地間欣欣向榮的景象相得益彰,一副“農村有景可看、農業有事可干、農民有錢可賺”的動人畫卷正在悄然打開。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鄉村振興全面展開的關鍵之年。好政策引路,好干部帶頭,全區上下加快推動“三農”事業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