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方向。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路越走越寬廣。作為2021智博會分論壇之一的智慧農業高峰論壇今(23)日舉行。
本屆論壇以“智慧農業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重慶巫山縣委書記曹邦興,重慶農業農村委副主任楊宏等專家共同探討智慧農業發展模式,交流智慧農業發展成功經驗。
唐珂:智慧農業正從機器換人向智慧決策轉變
唐珂在作線上視頻分享時談到,隨著技術進步,農民正逐步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繁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智能化的農業設備取代高強度的人類勞動。
但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向農業滲透,信息技術從簡單的效率演變成先進的智慧決策。
唐珂認為,未來的農業大腦將發展出人腦不具備的能力,極大解放生產力,推動農業發展邁入新階段。
趙春江:發展智慧農業需要系統思維
趙春江在《從系統工程的角度談智慧農業》的發言中談到,智慧農業是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要素,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等技術不斷實現。
趙春江強調,僅靠單一的學科技術突破并沒有完全解決農業問題,需要更系統的方法,將各學科的技術統籌起來解決問題。
同時,趙春江表示,發展智慧農業要實現傳統生產方式向精準高效綠色方式轉變,實現過度依賴人工向以機器為轉變,實現主觀經驗判斷向大數據智能決策轉變。
曹邦興:巫山脆李實現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全過程數據管控
在論壇現場,重慶巫山縣委書記曹邦興以《智慧賦能現代山地高效農業高質量發展》為題進行了演講。
巫山大力發展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現代山地特色化種植業,形成了以巫山脆李、中藥材、烤煙等為主的百萬畝現代農業產業集群。
曹邦興表示,2020年8月,巫山上線數字果園系統。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的原則,實現了從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全過程數據管控。截至當前,巫山已有1542個種植主體入駐數字果園,17萬畝實現了數字化。
今年,種植“黑科技”也在巫山上線。今年6月,巫山啟動了脆李和柑橘生產可視化數字平臺。在脆李和柑橘兩個核心數字化果園安裝土壤、水質監控等物聯網傳感器,精準采集生產數據資料,實現精準病蟲統防同治。
楊宏:重慶建成全國首個丘陵山地數字化無人果園
在論壇現場,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楊宏發布了全國首個丘陵山地數字化無人果園。
在這個2000畝的無人果園里,傳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實現了重構,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楊宏介紹,無人果園有“四全”特色,即數據全覆蓋、感知全天候,精準管控全過程,生產全自動。
楊宏現場展示了無人果園的三維地圖。在這個分辨率達到5厘米的地圖里,整合進了智能農機、環境信息等數據。通過傳感器,可以24小時全天候感知作物生長情況。依托AI技術,對園內6個品種的10個階段的生長情況進行分析,實現全過程保姆級的精準管控。通過三維果園數字地圖,對整個園區生產進行精準化管理,調動機器人協同開展工作,精準噴灑、精準管理。
現場,楊宏坦言實現無人果園的各項功能其實很難,背后是團隊接連攻克了精準算法、智能農機和系統集成這三大難關。
探索建成無人果園是重慶的一個探索,是重慶的一項重大突破。在論壇現場,楊宏邀請嘉賓們等到9、10月份瓜果飄香的時節,一起到無人果園品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