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日前,黑龍江省出臺《關于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推廣的實施意見》。到2025年,努力把黑龍江打造成全國現代化大農業科技創新高地、農業科技人才培養高地、數字農業發展先導區、現代化大農業發展樣板區,實現以農業標準化、規?;?、綠色化、數字化、園區化、融合化為特征的農業現代化,爭當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1.8%以上。
根據《意見》安排,全省聚焦實施“三大提升工程”,圍繞現代種業提升、黑土耕地保護利用、農產品加工組織實施重大關鍵技術攻關。
深入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將立足推動種業革命,向“常規育種+生物技術”變革,合力推進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打好一場種業翻身仗。到2025年,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種植面積占比92%以上,主要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達80%,良種對糧食增產、畜牧業發展貢獻率分別達到50%和45%。圍繞以上目標,將組織實施三大項目,分別是:
加速擴建寒地農業種質資源庫項目,建成在全國有影響力、面向全省涉農科研院所、高校、種子企業開放的公益性、現代化、標準化的國家寒地種質資源庫;
積極推進優質良種繁育攻關項目,在水稻、玉米、大豆等14個領域,分領跑、并跑、跟跑三個層面,與國際國內種業對標,整合省內外優勢科研力量及骨干企業組建攻關團隊,培育突破性、源頭性新品種;
聚力建設育種基地,建設10個專家育種基地,建設黑龍江大豆區域性育制種基地,推動建設北方大豆研究中心。
深入實施黑土耕地保護利用提升工程,通過組建黑土保護利用研究院,強化化工程、農藝、生物等“十大項目”綜合技術攻關和推廣示范,示范推廣黑土耕地保護利用“龍江模式”,推動黑土耕地永續利用。
實施農產品加工重大關鍵技術攻關提升工程,將聚焦打造“兩頭兩尾”,圍繞構建農業強省“652”產業發展格局,強化稻米、玉米、大豆、乳業、肉類、果蔬等6個千億級產業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強化工業大麻、食用菌、雜糧加工、中藥材、漁業等5個百億級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強化馬鈴薯加工產業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將農產品加工業打造成第一支柱產業。
全省將在科研平臺、數字農業、農機裝備、設施農業、動物疫情防控、農業科技推廣和高素質農民培育等七個重點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在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上突破,將建設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協同創新體系,建設省級高標準現代農業科技園和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穩定支持70個縣(市、區)開展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每年推廣模式化栽培技術1.97億畝次。在高素質農民培育上突破,以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返鄉入鄉創業者、鄉村振興帶頭人、鄉村治理及社會事業發展帶頭人等為重點對象,開展全產業鏈培育,建成20萬人的高素質農民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