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0日6時訊(通訊員 曹讓均 羅 玲)桃園里,株株桃樹枝葉豐茂,青葉掩映下的果子已有雞蛋般大小;對蝦養殖場內,20多個蝦棚并排而立,蝦池里的蝦苗東串西跑、四處覓食……近日,筆者走進榮昌區萬靈鎮玉鼎村,一幅欣欣向榮的農業產業畫卷映入眼簾。
過去由于村民大都外出打工,這里許多土地長期處于閑置狀態。為了改變現狀,玉鼎村頻出“高招”——通過引進產業項目,深化村企合作,盤活土地資源,在做大村級特色產業的同時,也為壯大集體經濟和助農增收拓寬了門路。
2019年,村集體成立了榮昌區瀠泓觀光農業專業合作社,統一整合村民零散的閑置土地,由合作社集中轉包給租地業主使用。
鼎瓜瓜桃園便是引進的產業之一。
“今年桃樹是初次掛果,產量預計1萬斤,再過三年達到豐產期,每年產量能達10萬斤。”桃園業主林萬洪一邊給桃樹施肥,一邊介紹道。
根據林萬洪和村里達成的協議,他按照每年每畝地700元的價格向村集體支付土地租金,村集體將其中的300元付給村民,剩下的400元入股果園。果園產生收益后,每年將10%的收益作為紅利支付給村集體,村集體再按相應比例分給租地村民,剩余資金就是村集體經濟收入。
離開桃園,步行100多米,就是碧豐南美對蝦養殖場。
“蔣師傅,充氧管要壓實,放到水底,這樣氧氣才能更好地融進水里。”
“要得,我再檢查一遍。”蝦棚內,業主任發東正指導工人安裝養殖設備。
“養蝦對水質要求比較高,玉鼎村的水質條件就很符合養蝦的標準。”任發東說,2019年,在村集體的協調支持下,蝦場建成投用。如今發展至20個蝦棚,每年產量可達1萬公斤,主要銷往川渝地區。按照每公斤80元的批發價計算,一年的銷售額在80萬元左右。
“我們以80萬元村集體經濟資金入股到養殖場,不參與蝦場的經營管理,蝦場每年按照村集體入股資金的10%分紅。”玉鼎村黨總支書記朱定光說,目前玉鼎村結合村集體經濟發展、土地改革等,已實施產業項目6個,截至2020年,共收益利潤16萬元,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收益利潤可達23萬元。。
通過集中流轉土地,引進產業項目,深化村企合作,讓玉鼎村村集體和老百姓都嘗到了“甜頭”,這也更加堅定了村“兩委”依托產業富民興村的信心。
如今,除了桃園、蝦場發展勁頭十足,該村110畝柑橘產業項目也已經完成果苗栽種,預計3年后投產;仙橋小學民宿項目主體已經完工,內部裝修正緊鑼密鼓地推進;鎮村持續投入項目資金,加強路網和水系建設,基礎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為玉鼎村招產業、引項目搭建了平臺,也為該村農旅融合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玉鼎村處于瀨溪河體育文化公園核心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朱定光說,玉鼎村將抓住用好優勢資源,圍繞重慶市農旅融合示范區項目建設,繼續以集體經濟為引導,深化村企合作,推動產業融合,努力把玉鼎村打造成融農耕、體育、采摘、民宿等產業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示范樣板。談及發展新藍圖,朱定光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