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六安市金安區橫塘崗鄉黃墩村黨群服務部的會議室內,一沓沓人民幣堆放在桌子上,臺下坐著的村民代表們臉上泛著開心的笑容,這是黃墩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分紅的大好日子。
“2020年,我們合作社總共收入103萬元,扣去公積金、公益金、村級組織運行管理費之后,一共分紅50萬元。”分紅大會上,合作社理事長張務清說。村民代表們一個個上臺簽字,領取一年辛勤勞動的成果。合作社實現了100萬元營收的發展目標,黃墩村2141戶村民全部受益。
“合作社真是大豐收啊!土地分紅加上這次普惠分紅,我一共領到了6000多元。發展合作社,讓咱村民得了大實惠!”村民張本發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家10畝水田、15畝山場全部流轉給了合作社,他平時在糧食合作社里打工,一年工資收入4萬多元。
近年來,黃墩村試點農村“三變”改革(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成立黨支部領辦、集體所有的“柳抱絲”合作社,明確“集體領辦、股份合作、村企共贏”的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推動全村9成土地、山場集中流轉入社。同時依托合作社平臺,以集體經營性資產、土地資源、上級扶持資金等入股的形式,與當地6家新型經營主體建立股份合作關系,推動村企共營。經過3年不懈努力,黃墩村初步形成了包括糧食種植、油茶種植、水產養殖、禽畜養殖、農資服務、工程建設在內的“1+6”總體產業布局,集體經濟實現三連番。
2020年,合作社通過邀請、聘用等方式,組建由5位省、市、區種植養殖專家牽頭的農業技術團隊,分別聚焦油茶、大閘蟹、有機米3個重點板塊進行技術指導,推進技術攻關。同時爭取上級資金280萬元新建3700米管網,完善李沖、苦沖、廟灣給排水渠道3800米,從龍潭河水庫抽水到大閘蟹塘和稻鴨共生田里。“幾年的發展,合作社讓黃墩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我們村鄉村振興有了堅實的產業基礎。”黃墩村黨支部書記何開玲告訴記者。
黃墩村借農村“三變”改革春風,實現一地生“四金”,即農戶土地入社入股分租金、村民就業務工掙薪金、集體經濟經營性資產折股分現金、上級扶持項目資金入股變股金。
“合作社創立之初就確定,達到100萬元年收入的目標就給全村所有群眾分紅,讓大家共享產業發展的紅利。通過幾年的努力,今年我們第一次達到這個目標。2017年,全村人均農業純收入只有400余元,現在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1783元,實實在在提升了村民們的幸福感。”張務清說。2021年,該村將繼續搶抓鄉村振興重大機遇,努力實現糧食、大閘蟹、油茶三個100萬元純收入的計劃,讓黃墩村群眾的日子更加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