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省20個“一縣一業”示范縣之一,通海縣聚焦蔬菜優勢特色產業,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的創新模式,不斷提升蔬菜規模化、組織化、專業化、綠色化、市場化“五化”水平,努力破解品質提升及進入高端市場難題,蔬菜產業發展成果豐碩。
整合杞麓湖徑流區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項目,投入1800萬元購買4607臺太陽能殺蟲燈、180萬片黃藍板及一萬套誘捕器,用于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此外,還采取有機肥替代化肥、噴灌建設、沼液肥替代部分化肥等措施,全方位推進蔬菜“綠色化”,有效提升蔬菜品質,實現“節本增效”,削減農業面源污染負荷,保護杞麓湖。目前,總投資2670萬元,在四街鎮六街村、里山鄉芭蕉村及楊廣片區實施的5000畝噴灌建設已接近尾聲。
在建設“綠色菜園”“綠色基地”的基礎上,通海縣引導高原農產品有限公司、宋威公司等企業開展綠色食品基地認定,培育并開展綠色食品認證,“一縣一業”項目啟動實施近一年來,獲綠色食品認證19個,超目標3個,大大增加了通海綠色食品品種及數量,綠色蔬菜基地認證面積達3萬余畝。
在推進專業化方面,圍繞蔬菜生產、加工、流通、服務全產業鏈各個環節,在秀山街道、九龍街道、河西鎮建設“一村一品”專業村10個,示范帶動其他村加快發展。組織秀山街道申報“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并成功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成為通海蔬菜又一張“國字號”名片。
為促進企業抱團集群化發展,通海縣依托楊廣智慧農業小鎮,加快推進冷鏈物流園區建設。2019年1月以來,楊廣鎮冷鏈物流園區共完成114門冷庫建設,其中36門已投入使用。據介紹,該物流園將分三期建設冷庫640門,之后通過建設交易市場、信息平臺、農戶中心等整合各方資源,力促通海蔬菜產業品質和發展水平都有提升。
圍繞組織化建設,通海縣不斷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力促龍頭企業發展壯大。2019年,通海高原農產品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龍頭企業,云南環泰進出口有限公司等3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龍頭企業,1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龍頭企業。推薦2戶蔬菜企業參與評選云南省綠色食品“10大名菜”及“20佳創新企業”,其中通海高原農產品有限公司獲云南省綠色食品“20佳創新企業”榮譽稱號。
以滿足市場需求和提升蔬菜品質為目標,實施農產品可追溯項目建設,從源頭層層把關蔬菜質量,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及蔬菜品質的持續提升。
上半年,通海縣共種植蔬菜19.18萬畝,總產69.7萬噸,實現農業產值9.76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產值26.96億元。全縣農產品出口額達5.027億美元,同比增15.57%,占全縣進出口總額的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