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桂區建設現代設施蔬菜種植示范區見聞
8月6日,在賀州平桂區現代設施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的龍馬產業園,工人們忙著給蔬菜除草、施肥。“村里建起的大棚蔬菜產業園,讓我們在家門口務工,方便照顧老人和孩子,每月工資2500元。”今年40多歲的楊曉花說,她是羊頭鎮龍山村的脫貧戶,在產業園務工已經兩年了。
據介紹,平桂區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投入資金6900萬元,流轉、平整土地3000畝,建設華瑞和龍山園第一期1000畝蔬菜大棚、10畝玻璃溫室育秧大棚、冷鏈加工物流倉儲3000立方米等設施。
示范區引進山東壽光農業企業榮豐、春霖公司及政府平臺公司平桂農投、華瑞公司等經營主體,建立標準化、系統化、信息化的蔬菜大棚、薄膜連棟溫室及配套滴灌或噴淋設施,打造四季瓜果蔬菜、精品瓜果蔬菜基地。
賀州素有“百年菜鄉”、粵港澳“菜籃子”之稱。平桂區的傳統優勢產業是以蓮藕、馬蹄、香芋等為代表的水生蔬菜,年種植面積8萬畝左右,95%的產品銷往粵港澳地區。2017年,該區創建“藕蓮天下”特色水生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規劃建設面積1.8萬畝,其中核心區3000畝、拓展區5000畝、輻射區1萬畝。
據了解,水生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創新推廣雙季蓮藕標準化高產種植模式、土工膜栽培技術、藕魚立體種養技術和蓮藕-馬蹄輪作和機械化采收等技術,示范區內農民人均收入超1.5萬元。
單有水生蔬菜畢竟是“一條腿走路”,從2018年起,平桂區啟動現代設施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的建設。此舉是平桂區蔬菜產業的提質升級,使水生蔬菜和大棚瓜果蔬菜齊頭并進發展,既豐富蔬菜產品線,又提升產業競爭力。
“我們推廣的是冬暖型棉被大棚,青瓜畝均產量達2.5萬公斤,畝產值15萬元。反季節辣椒、茄子、番茄等蔬菜平均畝產值也超6萬元。”賀州市榮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全豐說。平桂區設施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引進試種辣椒、茄子、西紅柿和青瓜等23個新品種,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為發展大棚蔬菜,平桂區選派33名當地農民到山東壽光學習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并引進壽光培訓機構1個,聘請專家到平桂開展2期技術講座,培訓新型職業農民330人。該區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推廣經營模式,引導企業、合作社和農戶合作經營,讓更多群眾能夠掌握蔬菜種植技術。
由于經濟效益高、輻射面廣,大棚蔬菜產業已成為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推進器。“如今村子發生巨變靠的就是發展現代設施農業。”龍山村黨支部書記虞樹友說,“龍頭企業+園區+基地+農戶”等模式帶動農戶發展產業,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實現精準脫貧,該村村級集體經濟年均增收5萬元以上。
目前,該示范區帶動當地群眾就業300多人,帶動農戶增收5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