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遠縣多方合力推動扶貧基地產業落地開花,深化脫貧攻堅成果
“我從2014年開始種植葛根,現在種植面積已經超過5畝?!弊哌M平遠縣八尺鎮南塘村村民張英其的葛根地,張英其便迫不及待介紹起葛根的種植情況。
在張英其看來,種植葛根是他實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肮颈r收購,我的收入也穩定,生活越過越有滋味?!钡靡嬗诟鸶姆N植,張英其家庭年收入實現了從8000元到5萬元的轉變。
脫貧致富,產業是根本。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平遠縣精準發力,精準施策,結合自身發展優勢,打好政策“組合拳”,激勵龍頭企業主動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依托臍橙、南藥、油茶、優質稻等龍頭企業,發展扶貧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
2019年,全縣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2萬元,比2015年末的0.35萬元增長4.6倍。2020年上半年,全縣相對貧困人口達到脫貧退出標準。
“下一步,我們將深化脫貧攻堅成果,繼續做好扶貧產業的壯大與發展,把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工作做得更細更實?!逼竭h縣扶貧工作局局長張教東說。
強化龍頭帶動
聯結帶動有勞動能力貧困戶524戶
早上7點,平遠縣大柘鎮黃沙村的蔬菜地里迎來了一天之中最熱鬧的時刻,工人們正在采收地里的新鮮蔬菜。經過裝箱、稱重、運送等程序后,蔬菜被運到縣城,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
盤活了村內的閑置土地,承包集體流轉集約的300多畝土地,帶動119戶農戶發展蔬菜瓜果連片種植和農電商產業,這是梅州可其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可其山”)在廣州南沙派駐平遠工作隊幫助下建立的產業扶貧模式。
“我們的扶貧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參與種植,另一種是參與管理?!笨善渖娇偨浝砹趾澜榻B,貧困戶可以使用可其山提供的蔬菜種子,在自家土地上種植,蔬菜成熟后由可其山進行保價收購,也可以申請管理可其山的蔬菜基地,按蔬菜地的面積、產量來提成。
作為平遠縣的農業龍頭企業之一,可其山利用其產品量大、需求量高的特點,為大柘鎮黃沙村的貧困戶提供了脫貧的重要渠道。
“約有10名貧困戶參與到公司蔬菜種植,月平均收入約2000元,平時還可以做點散工,一年算下來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林豪江介紹。
龍頭企業是脫貧攻堅中的一股強大力量,如何用好這股力量帶動眾多貧困戶建立穩定的原料生產基地,實現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與收入穩定雙向平衡,實現雙贏是關鍵,也是難點。
平遠縣從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入手,堅持“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重點支持機制好、產品競爭力強、為農戶提供系列服務、與農戶利益關系穩定密切、帶動面廣的農業龍頭企業,制定出臺鼓勵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特別是貧困戶脫貧致富、激勵龍頭企業參與產業扶貧的一系列政策,扶植龍頭企業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平遠縣創新農民利益共享機制,讓產業園實施主體與農民之間的穩定高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合作社+”“電商+”貧困戶產業發展模式共35個,聯結帶動有勞動能力貧困戶1362戶(次)。
“像黃沙村村民姚美鳳,她管理著公司約10畝土地,同時自己也種了一些蔬菜。按照每畝地100元的管理費,加上蔬菜的銷售提成,她的月收入可達3000元。”林豪江說。
據統計,平遠縣共培育縣級以上農、林(含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共45個,其中縣級9個、市級25個、省級10個、國家級1個。在此基礎上,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特色高效現代農業發展扶持政策的意見》,惠及全縣23家經營主體。
“目前,我們正在推動省定貧困村與廣東華清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梅片樹種植基地的項目落地,增強貧困村的‘自我造血’能力,豐富和穩定村集體經濟收入?!睆埥號|表示,接下來,平遠縣將繼續加強扶貧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做好扶貧農業龍頭企業申報工作,發揮扶貧農業龍頭企業帶貧減貧作用。
搭建產銷平臺
三年來實現消費扶貧達1570.3萬元
兩山夾峙,翠色入畫。汽車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行駛,窗外是泗水鎮文貴村的所在地。
深居大山,自然條件優越的文貴村,一直都有種植花生、三華李等農產品。然而,在過去,地處大山深處,卻是文貴村發展的一道坎。
“村子地處大山中,交通不發達,村民們種植的農特產品即便質量再好,都難以走出去,賣個好價錢,群眾越種越沒有信心?!蔽馁F村黨支部書記龍仲達坦言,由于交通成本高,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村里貧困情況一直得不到改善。
產銷兩頭對接不順暢,種多少心里沒數,賣給誰心里沒底,一度使得“扶貧產業”變成貧困戶的脫貧“揪心事”。
得知文貴村的發展困境后,廣州南沙區駐平遠縣扶貧工作隊著力搭建消費扶貧平臺,把文貴村的優質農產品和廣州的市場聯接起來?!皢挝挥行枰徺I的,可以直接下單,快遞到家,讓他們也嘗嘗文貴村的農特產品?!蔽馁F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陳永忠笑著說,搭好線鋪好路,鄉村農特產品不愁銷路,目前文貴村已經積累不少回頭客。
消費扶貧,一頭連著貧困地區,一頭連著廣闊市場。
隨著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文貴村成立了文貴村種養合作社,對貧困戶種植的花生、三華李等農產品統一收購,經過簡單的包裝,發往廣州?!俺素毨簦胀ù迕袢绻龅睫r產品銷售難題,也可以交由合作社進行統一銷售。”龍仲達說,合作社所產生的效益,將會拿出一部分用到扶貧之中,如為一般貧困戶購買生產資料、為無勞動力貧困戶購買慰問品等,形成良性的循環發展。
文貴村的蝶變之路,是平遠縣搭建產銷平臺、實施消費扶貧的一個縮影。
平遠縣積極為貧困村搭建產銷平臺,先后出臺了《平遠縣消費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做好消費扶貧工作的通知》,以消費扶貧促銷扶貧產品,帶動產業發展,進一步增強貧困村和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
“我們已與銀行達成初步意見,在農行金融App內開一個窗口,上架平遠的扶貧產品?!睆埥號|說,平遠縣正與中國農業銀行對接,為扶貧產品搭建銷售平臺。
在扶貧的過程中,以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為主要扶持對象,平遠縣同步拉動非貧困戶農產品銷售,以購買貧困群眾農特產品和服務為主要方式,鼓勵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帶頭示范,民營企業、社會組織積極參與,深入推動扶貧產品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商超、進電商“五進”活動,把消費扶貧打造成產業扶貧的升級版,促進貧困村和其他貧困戶農產品銷售,三年來平遠建成了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90個村級電商驛站,實現消費扶貧達1570.3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華清園、威大地、金寶樹等企業在平遠縣委、縣政府的牽線搭橋下,走進廣東脫貧攻堅展、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開業暨廣東東西部協作產品交易+展覽會中,入駐廣東扶貧梅州館參展,為企業帶來新的活力,也為消費扶貧打下堅實基礎。
激活內生動力
就業獎補共1659人次
烈日當空,空氣中充滿熱氣。東石鎮汶水村的林學緒卻干勁十足,戴著草帽在村口的牧草地里忙活。“現在光是種植牧草,我每年的收入就超過1萬元?!绷謱W緒說,這是他之前不敢想的事情。
今年67歲的林學緒,幾年前因意外被火星濺到,導致一只眼睛失明?!把劬]失明的時候,還能外出打工掙錢?,F在看啥都不利索,加上年紀大了,外出打工也不方便?!绷謱W緒無奈地說。
閑聊中,林學緒給記者算了他的日常開支?!肮馐强次业难劬?,就花了4萬多元,妻子一個月也要花費300元購買中藥,支出大于收入的日子過了很長一段時間?!?/p>
貧困戶是扶貧聯結帶動的主角,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在建設好扶貧龍頭企業的基礎上,平遠縣同步激活貧困戶的內生動力,鼓勵有勞動力的貧困群眾加入龍頭企業賺“薪金”,從事非農產業的貧困戶土地流轉賺“租金”,充分激活其內生動力。
在東石鎮政府的幫助下,林學緒開始種植牧草?!拔覍⑼恋刈赓U給梅州彧園山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由他們提供種子,我對土地進行管理?!绷謱W緒站在田地高處,看著自己的牧草地說。
牧草種植,是平遠縣特色農業之一,具有存活率高、管理方便、不需要投入過多的時間和金錢,收益穩定的特點?!捌綍r我只需要按時給牧草地除草、澆水、施肥,公司按每日100元的工資標準給我結算工錢。牧草銷售之后,公司按比例給我分紅。這樣一來,干活當然有動力。”林學緒說,自從參與牧草種植之后,他有了更多的時間照顧妻子,生活也越來越自在。
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越往后難度越大。只有激發內生動力,才能讓脫貧可持續、致富有干勁。
對富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平遠縣出臺《平遠縣新時期精準扶貧產業扶貧“以獎代補”操作細則》,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充分調動貧困戶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參與產業發展項目,避免出現扶貧干部忙得“滿頭大汗”,貧困群眾卻在“一邊看”的現象。
與此同時,平遠縣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扶持特色高效農業,發展好“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延伸扶貧產業鏈?!耙M扶貧龍頭企業或與扶貧龍頭企業相關聯的上下游企業,組織貧困戶和廣大農戶大力發展扶貧產品種養和加工,全面推廣扶貧產品種養和加工等實用技術,完善全產業鏈條?!睆埥號|表示,全縣先后引進一大批優質企業落戶發展,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35個,聯結帶動524戶有勞動力貧困群眾增收。
據統計,2016年以來,全縣產業獎補共4656個項目,涉及金額770.4萬元;就業獎補共1659人次,涉及金額374.29萬元;實施光伏扶貧項目26個,幫扶558戶貧困戶實現資產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