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小麥大規模機收基本結束
預計平均機收損失率繼續控制在1%以內(經濟日報6月19日01版)
本報北京6月18日訊(記者喬金亮)立夏以來,全國夏糧小麥自南向北陸續成熟收獲,5月26日,“三夏”大規模小麥機收全面展開。截至6月18日,收獲進度已達96%,除新疆、甘肅等西北地區麥收將持續到入秋后之外,西南、黃淮海等重點麥區收獲均已圓滿收官,全國“三夏”小麥大規模機收基本結束。
據介紹,今年麥收期間,各地積極應對高溫炎熱和多輪大范圍降雨天氣影響,高效調度機具、強化部門協作、加強服務保障,全力組織搶收,努力做到適收快收、應收盡收。各地趁晴搶收,麥收節奏緊隨小麥成熟時間快速調整高效推進,總體進度比常年快了2天至3天。6月5日進度過半后,各地加快搶收,每日收麥超1000萬畝,到6月16日迅速推進到九成多。
隨著近年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加力推進、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等惠農政策調整優化,我國農機裝備加快迭代升級,今年夏收全國投入聯合收割機80多萬臺,其中跨區作業的超20萬臺,國產每秒9公斤至10公斤的大喂入量聯合收割機已成為跨區主力機型;單機日均收麥面積達80畝,效率比5年前提高30%以上。
各地既抓機收進度,也抓收獲質量,深挖機收減損潛力,山西、山東、河北等地機收減損比武現場實測損失率降低至0.7%左右,預計今年全國小麥平均機收損失率繼續控制在1%以內,為夏糧豐收和全年糧食穩產保供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