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會昌縣周田鎮鳳梨種植基地,大棚內種植的鳳梨長勢喜人,沁人心脾的果香隨風飄散。果農們正忙著采摘成熟的鳳梨,供應市場訂單。
近年來,會昌縣周田鎮因地制宜,鼓勵種植能手引進鳳梨產業,不斷豐富種植品種、優化結構布局、提升產品品質,輻射帶動群眾增收,推動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廣昌縣:機械化收割助力顆粒歸倉
近日,撫州市廣昌縣中稻進入收割期。稻田里,多臺收割機來回穿梭,農戶搶抓晴好天氣,利用高效農機開展收割作業,保障中稻顆粒歸倉。
廣昌縣是典型的山區縣,不少梯田分布在山谷中。近年來,當地推廣中小型履帶式收割機,實現梯田上靈活收割。在廣昌縣長橋鄉株市村記者看到,鋪滿稻浪的田間地頭,農機爭分奪秒進行收割作業。“國家政策好,種地收割都是機械化、還有烘干廠,今年我家稻谷有4萬多斤。”廣昌縣長橋鄉種糧大戶何三良高興地說道。
為了讓成熟的稻谷在收割環節應收盡收,當地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演示機收的技能要領,針對機手收割時求快,留的稻茬高等普遍問題,農技專家進行了示范性講解,糾正了機手以往的錯誤做法。“以前稻茬都在30公分左右,通過我們技能培訓,科學收割,現在稻茬都在20公分左右,這樣每畝可以增收10公斤左右的稻谷。”廣昌縣甘竹鎮樟樹村農技站站長劉經生介紹道。
通過對機手操作的培訓,實時動態調整機器喂入量、機收速度等指標,廣昌縣將機收的折損率保證在2%以內,最大程度減少糧食損耗。
稻谷收割后,濕谷第一時間被送往就近的烘干廠進行烘干裝袋,解決了過去曬糧靠天、稻谷易發生霉變等難題。為了確保農戶們送來的濕谷及時烘干,今年,廣昌縣長橋鄉三個糧倉的15臺烘干機全天候在崗,加足馬力烘干濕谷。
“現在是秋糧收割高峰期,我們投入的五臺烘干機也是在24小時不間斷運作,一天能烘干糧食20多噸。”廣昌縣長橋鄉烘干廠工作人員李小考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