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記者從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獲悉,連日來,為降低高溫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重慶各地多措并舉保秋收。目前,重慶已有九成玉米、近八成水稻和四成大豆完成搶收。
這段時間每天天剛亮,開州區臨江鎮青陽村種糧大戶王勝洪就指揮3臺收割機下田作業。“機收省工、省力又省錢,用不了幾天就能收割完1000畝稻谷。”王勝洪說,連晴高溫,他還特意為機手支起了一個臨時休息的防曬棚,準備了防暑用品和綠豆湯,確保稻谷早日歸倉。
酉陽第一時間組建了4支隊伍深入田間地頭,按照“先生活、再生產、后生態”的原則,指導農戶做好秋收準備,并及時發布農業生產抗旱措施,通過“抽提灌引”保障作物生長所需水分。
“我們組建了9個工作小組,組織糧油、特色經濟作物、畜牧水產等領域專家,與15個涉農鎮街形成‘三級聯動’抗旱預警機制,加強對在土作物的技術指導。”北碚區農業農村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北碚通過“搶收一批、減損一批、補種一批”的方式,動員農戶較往年提前一周搶收在土糧食作物。
墊江近日出臺了鼓勵種糧大戶購買抽水設備的補貼政策,為26個鄉鎮(街道)分別新配備兩臺抽水設備,最大限度保障了農業生產用水。目前,墊江先后投入120萬余元,為當地的農業經營主體配備了300多套便攜式柴油抽水設備,確保農業生產有序進行。
為實現高效搶收,確保顆粒歸倉,市農業農村委派出19個技術指導組到區縣開展蹲點指導,把抗旱保糧技術送到田間地頭。同時,組織全市大力發展秋洋芋、秋蕎等晚秋作物。目前,農技專家開展蹲點包片生產指導達2000余人次,解決群眾生產實際困難。
重慶已先后投入近百萬臺(套)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和谷物烘干設備等大中型機具,組織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400余家,加入秋收大軍。目前,重慶淺丘地區的糧油作物正大規模開展機收,已有九成多玉米、近八成水稻、四成大豆搶收完畢。
下一步,全市將抓實抓細抗旱救災保豐收工作,切實保障全市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尤其是推進政策補貼、項目行動、金融保險齊發力,多維度、全方位提升農業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確保糧食生產安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