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義縣黃洲鎮的牛福千畝水稻種植基地,稻香四溢,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6臺大型收割機轟鳴作業,種糧大戶張昆帶領團隊搶抓農時。新品種“中早35”的畝產達1100斤,增產超10%,成果令人欣喜。“今年我承包了600畝高標準農田,畝產1100斤,種植全程機械化,既增產又節省成本。”張昆激動地說。
茅店村書記楊順火介紹道,“目前,村里有100余畝早稻開鐮收割,盡管6月連續降雨,但預計產量不會減少。”近年來,黃洲鎮建立了多個農事服務中心,配備了先進設備,為水稻種植提供全方位服務,不僅解決了種糧戶的憂慮,還激發了糧農的種植活力,確保糧食穩產豐收。金進果糧油有限公司負責人胡敏說:“我們即將收割250畝水稻,一半稻谷已被預訂,剩余的將打造自有品牌,推出優質大米。”如今,收割后的稻谷被迅速運往糧食烘干中心,實現收割、烘干、儲存的無縫對接,不僅解決了自然晾曬的難題,還標志著農業生產向全程機械化邁出了重要一步。
安義縣大力推廣新品種、應用新技術,預計7月下旬完成早稻收割,產量穩中有增,向著糧食豐收的目標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