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了解到,廣西聚焦種子、秧苗、資金等關鍵環節,采取多項措施促進水稻增密增穗和玉米大豆合理密植技術落地見效,推進廣西糧油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護航糧食安全。
種子保障。因地制宜推廣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優良品種,加強種子調度和質量監督,確保種子量足質優。當前重點保障桂中、桂北地區早稻、中稻密植要求的用種供應,6月中旬前落實全區晚稻、秋玉米、夏秋大豆要求的用種供應。
秧苗保障。加快建設集中育秧中心,更新適宜當地水稻密植的秧盤等設施設備,提高集中育秧水平和防災抗災水平,增加秧苗數量、提高秧苗質量,滿足水稻增密插秧需求。
農機保障。及時更換廢舊農機,提高增密機插服務質量。各級農機部門要加強農機手培訓,指導督促農機手按密植要求做好參數調整,提高栽插密度和質量。
項目引領。抓好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創建、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糧油單產提升行動等項目實施。各市、縣(區)要開展水稻、玉米、大豆合理增密試驗對比研究,不斷完善技術體系;開展水稻玉米“一噴多促”和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提高水稻玉米單產水平。
資金激勵。落實好雙季稻輪作、稻谷生產補貼、糧食生產激勵等政策,建立資金支出月調度機制,對資金兌付率較低的市縣進行督導并限期整改,特別是稻谷生產補貼要在稻谷集中上市前完成資金兌付;6月底前,要完成2024年中央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資金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項目支出。
加強培訓。從4月19日至8月22日,開展奮戰120天奪取廣西春夏收及全年糧油豐收行動,領導包市、專家包片推動技術措施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