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吉林省財政廳了解到,吉林省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經過3年的運營,構建起全省一體化市場組織體系,打造省、市、縣、鄉、村互聯互通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較好地服務于吉林省農業農村改革大局。
完成了全省交易系統搭建。由省農村產權市場公司統一設計建設交易系統提供給全省各級使用,各地不再重復投入建設和運維。為全省各市、縣、鄉鎮建設交易子網站1122個,整個系統運行穩定順暢。
創新標準化服務模式。制定三大類22項產權交易管理辦法和操作細則;設計14套300個交易標準化文本;制定標準交易流程,全流程電子存檔。
推動政策落地見效。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賦予了市場重要職能。為確保這些政策貫徹落地,組織專門力量,開展培訓245場次,覆蓋全部縣鄉及8000余個村,培訓人員1.2萬余人次。目前全省縣、鄉、村各級近萬人共同維護使用市場,活躍用戶近10萬。
截至目前,已經有六大類33種產品上線交易;縣區交易業務覆蓋面100%,鄉鎮覆蓋面85%,村級覆蓋面51%以上;累計成交項目8.4萬宗,交易額達30.2億元,為村集體和農戶增收節支2.38億元,村均增收節支4.32萬元,有效增加集體收入,促進農民增收。
據悉,吉林省農村產權市場建設得到了農業農村部的充分肯定,批復同意吉林省為“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整省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