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村落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維系著中華文明的根,寄托著中華各族兒女的鄉愁。為讓傳統村落在鄉村振興中煥發新的活力,12月14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省委網信辦主辦、山西經濟日報社承辦的“傳統村落萬里行”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山西)在太原啟動。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山西省省直重點新聞網站和新媒體單位將通過線上展播,全方位、多角度展現山西傳統村落“美”起來、“活”起來的發展歷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調研時指出,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統籌好旅游發展、特色經營、古城保護,筑牢文物安全底線,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一直以來,山西省始終把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作為歷史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抓手,持續抓好這項德政工程、文化工程和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山西共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111個,數量居全國第一;中國傳統村落619個,數量居我國北方省份第一。從選址特點、格局肌理、建筑藝術、景觀文化、民間工藝、民俗文化等方面來看,山西傳統村落均在中華文化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可謂“時代早、價值高、類型全”,亦是三晉大地上非常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具有成百上千年歷史的傳統村落,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形載體,被譽為民間文化的“博物館”、鄉村歷史的“活化石”,是我們的民族記憶和精神家園。保護傳統村落的意義,不只是傳承和發揚中國農耕文明,更是提醒國人:留住鄉情、護住鄉土、記住鄉愁。
為保護利用好山西省豐富歷史文化遺產、加快建設美麗山西,山西經濟日報社發揮主流媒體在內容采集、影像攝制、數據整理、傳播渠道等方面的優勢,組建拍攝團隊,開啟了以“留住記憶·留住鄉愁”為主題的山西省“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系列紀錄片拍攝工作。2022年8月至今,攝制組已走進12個山西“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中國傳統村落”,駐村拍攝100多天,上線展播了《汾城鎮》《光村》《良戶》《芳岱村》《岳家寨》《王化溝》等多部紀錄片,為山西的中國名鎮名村留下了珍貴的視覺檔案。
表里山河,挺起太行脊梁。千年文明,承載民族精神。本次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將深入山西省傳統村落最集聚的區域,采用“線上+線下”多種方式打卡傳統村落,全域立體式挖掘一批山西傳統村落高質量保護利用的典型案例和人物故事,生動展現山西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制作推出一批網友喜聞樂見的網絡作品,讓古村“活”起來,讓房子“用”起來,讓村民“富”起來,讓文化“亮”出來,用心用情用力講好山西傳統村落傳承發展故事,在全社會廣泛凝聚起保護傳統村落的共識和力量,讓人們更好地了解中華文明、體悟傳統文化,不斷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屆時,廣大讀者可通過關注抖音“山西經濟日報”、快手“山西觀察”、微信公眾號“山西經濟日報”、今日頭條“山西經濟日報”、微博“山西經濟日報”等平臺,線上觀看“傳統村落萬里行”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山西),領略傳統村落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歷史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