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遭遇極端強降雨,降雨量突破歷史高值。記者從北京市委農工委、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為盡快做好農業農村災后恢復生產,北京制定了《全市農業農村災后恢復生產指導意見》,共計10條措施,已于8月1日印發全市13個涉農區。
《意見》要求,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組織帶領黨員、群眾逐戶排查受災情況,合力開展災后恢復生產。充分發揮駐村第一書記作用,激勵駐村第一書記在災后重建中擔當作為。要全面加強對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受災情況的摸排、幫助和服務,及時了解訴求、接訴即辦、未訴先辦。
《意見》提出,根據漬澇田塊排水條件和地勢特點,因地施策加快排水。對于有排水能力的地塊,全力疏通田間溝渠等排水設施,加快排水散墑。要做好大田和設施農作物的災后管理,加強畜禽水產養殖管理和動物防疫。要強化災后恢復生產種業支撐保障,若需動用國家級和市級儲備種子,各區按程序提出申請。要及時準確統計災情,第一時間上報。加強政策性農業保險服務和災情統計報告,引導投保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農業經營主體及時報案,申請保險理賠服務,督促保險公司按照“快查勘、快定損、快賠付”的原則,接到報案后24小時內組織查勘,加快理賠工作進度。
針對在災情中受損的農村房屋和農村基礎設施,《意見》提出,在做好受災群眾臨時安置基礎上,協調相關部門有序推進倒塌損毀農民住房恢復重建和維修加固。要開展摸底調查,建立農村基礎設施受損情況工作臺賬,做到核實無誤、數據準確。加強環境整治,加快積水清理、破損路面和損壞路燈修復,保障村民正常出行需求。加強公廁清掏和保潔,保障村民如廁需求。開展村莊清潔行動,保持干凈整潔有序環境面貌,防止傳染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