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村開春以來栽下的2700多棵棗蜜桃樹,長勢很好,有些已經發芽、開花了。明年八九月份,我們的第一批棗蜜桃就可上市。”近日,在鳳臺縣丁集鎮前元村,村黨支部書記張磊一邊為棗蜜桃修枝剪杈,一邊向記者介紹。
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前元村通過招商引資創辦服飾、養殖等企業后,又建起了棗蜜桃種植基地。張磊告訴記者,棗蜜桃屬于珍稀水果,味道純甜香脆,抗病能力較強,一棵可產果30多斤,市場批發價格比普通桃子貴很多,主要銷往東北地區。“我們村這三個產業園加起來,能夠帶動本村及周邊60多位農戶就近就地就業。”張磊說。
鳳臺縣岳張集鎮金溝村曾是重點貧困村,北靠西淝河左岸,西與阜陽潁上縣接壤,是鳳臺縣較為偏遠的一個傳統農業村,村民大部分在外務工。脫貧摘帽后,該村緊盯產業發展固成果促振興,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這是我們正在建設的鄉村產業園,昨天正式簽了合同,僅這一項,每年就能給村集體增加6萬元收入。”日前,在金溝村村部西邊空地上,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段全昌一邊調度著穿梭忙碌的民工,一邊告訴記者。
去年駐村以來,段全昌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謀劃金溝村未來發展沒少費心。經過多次走訪調研,段全昌召回當地“能人”張易蘭,在金溝村建設雙孢菇種植產業園。“張易蘭是縣里有名的種植大戶和創業女強人,有經驗,有成功的模式,更有銷路和市場,她能給我們村帶來發展活力。”段全昌說,雙孢菇產業園近12畝,能建8個雙孢菇種植大棚,至少帶動40位村民就近就業。
金溝村最北邊有片500多畝的低洼地,由于地勢低,路渠等基礎設施跟不上,一直處于半拋荒狀態。村里把它轉包給了種糧能手李方杰建設香米產業園,不僅壯大村集體經濟,還讓這片低產田實現增產增效。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根本。記者從鳳臺縣鄉村振興局了解到,為全力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該縣因村施策、因地制宜,深入推進“一鄉一品”“一村一業”工程,積極發動全縣各村結合各自特點與優勢,通過招商引資和“鳳還巢”工程,吸引和支持外地客商、在外發展成功的農民工和鄉村“新農人”發展村級產業園,涌現出葡萄特色產業園、金銀花產業基地、黃金梨種植園、蘑菇產業大棚等一批特色足、效益好的鄉村新產業,全縣八成以上村基本實現“一村一業”的產業發展新目標,不僅有效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就業問題,更有力助推鄉村產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