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潭市高新區白露街道以“一融帶六化”的改革思路為統領,以智慧賦能為方向,以要素融合為目標,不斷深化“5+2”試點體系,大膽創新,積極作為,加快構建“全域融合共同體”,探索形成了具有白露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新樣板。
盤活“兩閑” 壯大村集體經濟
白露街道地處鷹潭市城區南郊,結合自身城中村、城邊村的特點,創新探索了城中村集體建設用地分期分類開發模式,并建立城中村集體經濟發展留用地機制,構建村集體經濟長期穩定的收入保障機制。
2021年以來,白露街道通過充分發揮群眾首創精神,引進社會資本,加大村企合作,完成灣里楊家、正山佬、橋西一期三個村的城中村改造。其中,灣里楊家45畝三產用地置換房屋面積30000平方米,在三產用地置換房屋分配過程中,堅持由政府引導、村民自治原則,實現全過程公開、公正、公平,實現政府、企業與村民三方共贏,村民每年增加收入近6萬元,有效盤活了村集體資產。
科技賦能 助力農民持續增收
白露街道9個社區(村)的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均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組建了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托管服務等方式,將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依托沃邦科技公司智慧農業發展示范基地,在小英葡萄種植中實施應用智能肥水一體化技術和“智慧農業”大數據管理平臺等多個物聯網體系,實現自動化管理,提高了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大膽嘗試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加快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探索強村帶弱村、村企聯手共建、政府定點幫扶、扶貧開發等多種集體經濟合作發展模式,推動農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壯大。
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 便民惠民服務全覆蓋
白露街道緊緊抓住數字鄉村建設的契機,依托高新區無人機產業園城鄉產業協同示范點建設,運用“5G+管理”技術,引入智能化管理平臺,以大數據預警、點對點監測、智能化服務,給村莊長效管護插上科技“雙翼”。建立5G+無人機公路養護服務平臺和公路養護數據庫,通過圖像對比,精準判定道路缺陷,及時上傳交通部門進行修整,推進城鄉道路一體化。
以普惠共享為核心,以城鄉教育、醫療衛生、公共文化等為主攻領域,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全面推動城鄉居民共享品質公共服務,形成“15分鐘”生活服務圈。
白露街道以鄉村數字治理為突破口,推動數據資源共建共享,積極探索擴大政務公開半徑,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小英村堅持數字賦能,開發具有小英特色亮點的移動手機“鄉村治理”APP,所有村民通過手機即可在線辦理社會保障、村民建房、合作醫療等31項高頻服務事項,實現了橫向部門數據互聯互通,縱向各層級的數據開放共享,切實提高了服務群眾的效率和水平。
打通了政務數據共享渠道,將服務窗口前移,村民密切關心的高頻服務事項社保、醫保、民政等向村級延伸,推動政務服務工作人員辦理由線下向線上轉變,事項辦理過程透明公開、可溯源;通過“線上線下”的相結合,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真正做到智能化“小程序”解決“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