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沒有產業興旺,鄉村振興就是“空中樓閣”。
10月25日,由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承擔的世界銀行技術援助項目《河南省鄉村產業振興的模式探索與政策支持研究》課題成果發布。這是首次在省級層面對鄉村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全面梳理摸底,也是首次對河南省鄉村產業的地域模式、制約因素和政策全方位剖析,為好懷念省全面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提供參考借鑒。
河南省高效種養業發展情況如何?課題組成員、方城縣委副書記胡紅杰總結了河南省四類產業發展模式:以滑縣、永城、鄲城、商水、上蔡等地為代表的平原農區糧食生產安全保障模式;以??h、禹州、扶溝、汝州等地為代表的園區引領下的一二三產業融合模式;以平頂山、鄧州、唐河、泌陽等地為代表的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發展模式和以孟津、宜陽、魯山、洛寧、嵩縣、欒川等地為代表的溝域經濟帶動種植業發展模式。
胡紅杰認為,推動高效種養業高質量發展,要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生態條件、產業基礎,發揮比較優勢,優化空間布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稟賦條件制定針對性、差異化的政策支持,合理確定種植業發展方向、發展重點和發展路徑,探索走出具有區域特色的高效種養業發展之路。
從一粒小麥到一袋面粉再到一包面包,“身價”翻了好幾番。在延津,利用當地小麥品牌資源,形成了以小麥為頭雁、以“專用粉—面條—速凍食品—烘焙食品”和“白酒—包裝—電商—物流”產業鏈為兩翼的“雁陣”發展布局。在永城,優質小麥做成了石磨富硒面粉、兒童營養面以及休閑食品。農產品加工業已成長為全省兩個萬億級產業之一。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關付新長期跟蹤河南省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情況。他認為,河南省農產品加工業主要有五大模式,分別是以延津小麥面粉加工業、正陽花生加工業為代表的傳統種養業推動型;以西峽食用菌加工業、泌陽肉牛加工業為代表的現代種養業培育型;以溫縣懷山藥、靈寶蘋果為代表的特色種養業成長型;以牧原豬肉加工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帶動型;以新鄭市食品產業園為代表的產業園區拉動型。
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加工業是河南省現代農業一直堅持的方向。日前,《河南省鄉村產業振興五年行動計劃》印發,河南省要做強高效種養業、綠色食品加工業和鄉村現代服務業三大產業,鄉村現代服務業成為未來五年河南省農業發展的重點產業。
“河南省鄉村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總量迅速增長,行業門類逐步健全,對外開放水平提高,在農村電商、批發市場、鄉村旅游、休閑康養、農村金融、托管服務等方面涌現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實踐模式,為推動農業規模經營、綠色發展、產業融合、品牌塑造等發揮了積極的引領和促進作用?!焙幽鲜∩缈圃恨r村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安曉明表示,當前,鄉村服務業發展中也存在總體發展規模偏小、產業集聚程度不高、轉型升級進展緩慢、要素保障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仍面臨基礎支撐不牢、龍頭帶動不強、發展環境不優等突出制約。
安曉明建議,要在借鑒國內外有益經驗的基礎上,推動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供應鏈打造,突出規劃引領,加大財政投入,強化平臺建設,夯實人才支撐,優化用地保障,加強金融創新,創新體制機制,推動鄉村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產業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建設現代化河南,大頭重頭在“三農”,潛力空間也在“三農”。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劉保倉表示,課題研究成果為河南省鄉村產業振興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論支撐和決策參考,對于探索鄉村產業發展的道路和模式、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等,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