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走進西和縣姜席鎮易地搬遷后續產業發展基地,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溫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在其間來回穿梭……目及之處呈現出勃勃生機。
今年以來,西和縣因地制宜對傳統種植結構、傳統生產方式、傳統經營模式開展了大規模改革,高質量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拉開架勢構建新型產業體系,改變了廣大農民群眾祖祖輩輩種植“草包莊稼”的現狀。
西和縣在確保糧播面積穩定的基礎上,實施了糧改菜、糧改藥、糧改飼等種植結構調整,打造多種經濟效益高的新型產業帶,全力加快種植結構調整步伐。近年來該縣,因地制宜全面實施撂荒地復耕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糧改飼6000畝,全力做好保農耕、促生產。農業種植效益大幅提升,增加了農民收入,為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西和縣把打好種植結構調整擺在“三農”工作重中之重,各級農業部門著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以堅定的信心、必勝的信念,打響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攻堅戰,為“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基礎。同時把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攻堅戰,作為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作為解放思想吐故納新的迫切需要,真正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好,確保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今冬明春全面鋪開。
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西和縣積極探索實踐,按照“企業+合作社+農戶”融合發展的模式,打造集觀光農業、休閑娛樂、采摘體驗等為一體的體驗型鄉村旅游基地,深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不僅如此,該縣還充分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央定點幫扶和央企助推臨西和業發展的機遇,通過西和同城消費APP、參加節會、電商銷售、直播帶貨等形式,開展線上線下銷售,使全縣的農業特色產業產品賣上了好價錢。目前,西和縣特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有力地助推了產業振興,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使全縣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在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化,推動區域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極大地提高了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