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廣中藥材標準化種植。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和“公司+基地+農戶(貧困戶)”的推廣種植模式,種植中藥材面積穩定在17萬畝。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在中藥材適種區貧困村籌建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引導廣大藥農推廣應用黨參、當歸、紅(黃)芪等道地藥材無公害標準化種植、秸稈生物反應堆等技術。
有序發展大棚蔬菜及高原夏菜。高原夏菜種植堅持走適度規模經營之路,目前已培育發展了2個蔬菜生產銷售企業、36個蔬菜生產合作社。2020年通過合作社帶動種植高原夏菜2萬畝,涉及農戶4800多戶,引導群眾分散種植4500畝,已建立了穩定的產銷合作關系和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抱團發展蔬菜產業,蔬菜年產量達到2萬噸以上。
不斷完善現代農業設施。通過多方位籌措資金,依托農業產業化企業發展,按照企業主導、政府扶持的方式,建成果蔬保鮮庫30座,全縣農產品儲藏能力達到6700噸。積極組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社會化經營組織,積極參加省內外各類農產品產銷、博覽等活動,積極開拓農產品銷售市場,全力保障農產品銷售順暢。通過加強協作交流,積極引進東部龍頭企業來該縣發展,截至目前,共引進東部龍頭企業7家。
持續壯大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整改提升,進一步壯大了東泉隴盛園林種植、新寺八龍峽林產品等一批運行規范、財務制度健全、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全縣產業脫貧的主要載體。目前,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850家,家庭農場26個。參與“三變”改革農戶數13046戶,實現農戶配股資金14600萬元,土地、林木資源入股7900畝,完成農戶入股分紅1534萬元,其中貧困戶收益116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