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廣東、海南、云南省農墾總局,內蒙古農牧業廳農牧場管理局(海拉爾農牧場管理局、大興安嶺農場管理局),河北、遼寧、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陜西、寧夏、甘肅省(市、區)農墾主管部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廳、畜牧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改委:
根據農業部《農墾扶貧項目管理辦法》和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有關要求,請你墾區認真做好2006年貧困農場扶貧項目計劃的編制工作,并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編制以工代賑資金項目計劃的范圍和重點
編制2006年以工代賑項目計劃的單位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海拉爾農牧場管理局、大興安嶺農場管理局和云南省農墾總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以工代賑資金重點用于改善貧困農場的生產條件,所有資金要全部用于基本農田、小型農田水利、草場改良和糧食曬場項目。
二、編制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計劃的范圍和重點
編制2006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單位是所有納入國家扶持計劃的墾區;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重點用于以下兩方面建設。
(一)科技發展與培訓。重點用于扶持貧困農場種植業、養殖業結構調整、推廣使用先進農業技術、發展特色經濟等示范輻射作用明顯的項目。
2006年將加大對貧困農場青年職工培訓力度,請各墾區根據貧困農場職工素質狀況、能力水平、實際需要及培訓條件等,自行確定年度培訓計劃,并作為單個項目,以墾區為項目單位編入2006年項目計劃(我局將根據墾區實際培訓規模,每人補助培訓經費500元)。
(二)社會發展。主要用于人畜飲水、道路和地方病防治及社會文化教育方面的建設。
三、項目農場、項目規模和配套資金
(一)項目農場。使用以工代賑資金的墾區,要將資金集中投放在項目管理水平高、項目預期效益好的貧困農場,所扶持的農場數不能超過本墾區貧困農場總數的三分之一;2002年、2003年納入扶持范圍的墾區和調出以工代賑扶持的墾區,也要將資金集中投放在脫貧效益好,經過3~5年扶持可以脫貧的農場上;2004年、2005年納入扶持計劃的墾區(不含寧夏墾區),可以新增加一個農場。
(二)項目規模。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的規模,一般控制在一百萬元左右(國家投資部分),但我們鼓勵墾區在不突破本墾區總規模(2005年實際下達水平)的情況下,減少申報項目個數,以擴大項目規模。
(三)配套資金。《農墾扶貧項目管理辦法》規定,扶貧項目的配套資金不得低于項目總規模的20%。請各墾區主管部門對項目計劃進行認真審查,嚴格對項目單位的配套規模和能力進行把關,對確有困難的農場,由墾區配套解決(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的配套資金要有當地銀行證明或墾區主管部門的確認函)。
四、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
由于今年剛剛推廣農墾扶貧項目申報軟件,尚未正式使用,加上時間很緊,實踐中很可能出現一些操作和技術問題,因此,今年項目計劃的編制和報送采取紙質文件和電子文檔同時報送的辦法。墾區上報文件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均按上年要求執行。
由于扶貧項目申報軟件涵蓋內容較多,全部填報時間很長,所以,2006年項目計劃的軟件部分,可只填報與項目計劃有關的內容。
請各墾區嚴格按照以上要求抓緊進行項目計劃的編制,并于10月10日之前,以正式文件形式,將編制好的2006年貧困農場扶貧項目計劃和項目可行研究報告(財政專項資金項目一式六份;以工代賑資金項目一式三份;申報說明一式六份)報我部農墾局財務處。
附件:1.2006年墾區使用扶貧資金性質、項目數量控制表(略)
2.2006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計劃表(略)
3.2006年邊境貧困農場以工代賑建設計劃表(略)
4.2006年邊境貧困農場以工代賑項目備案表(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辦公廳
二〇〇五年八月十九日